通常是烤蓝的武器漆面在夕阳余晖中的瞬间反光,与此同时,羊倌脚下的草丛中有镜片的反光一闪即没。
埋伏!很巧妙的伪装埋伏!
继续前行的曹柱国瞬间体内的肾上腺急剧分泌,周身上下蓄力凝神,犹如一台低调未熄火的发动机,陡然间高速运转起来。
装作若无其事的曹柱国,紧紧盯着迎面临近的村庄,快到五十米的距离时,他突然感觉到了被来自正对面的武器瞬间锁定的神悸,他知道他已经进入到对方预设的发起进攻的设定区域内了,对手的弹雨随时会泼面而来。
恰好此时他发现土路的右侧有一条很长的地沟,深度刚好勉强可以起到隐蔽的作用,遂紧走两步,想在对方开枪前,找到临时合适的隐蔽体。
曹柱国发出的“准备战斗”的指令,令那五名义勇军战士瞬间紧张起来,动作幅度可能大了点儿,对面埋伏的日军以为被提前发现了,率先开火。打头的曹柱国在发出“卧倒”的示警后,身子已经急剧缩成了一团向旁边的地沟滚去,在地沟边身子展开的瞬间抖手打出一个点射,随即身子落入地沟的草窠里。
身子在落入地沟的瞬间,曹柱国的心瞬刻冷到了零度。
“趴着别动。”他刚刚喊出来一句话,侧面山坡上倾泻过来的子弹就打断了他的吼声。
陷阱。设计精巧得如同老猎人捕虎缚狼般的陷阱。
被骤然而至的弹雨压制在地沟里的曹柱国此时冷汗淋漓。他的胳膊肘下压着一样东西,一个被一层薄薄的草皮轻轻的覆盖着的铁盒。凭借着触感直觉和对日军制式武器的谙练,曹柱国脑海中迅速闪出了这款武器的名称,这是日军最新式的步兵制式装备:九三式防步兵反坦克地雷。
操,中大彩了。没想到小鬼子的举一反三的二次创造力这么阴毒邪门。
直径171mm,高45mm,重1.4公斤,布设距离为9米的这款日军刚刚装备的步兵防御武器,可调压力范围在65公斤至95公斤之间。刚刚曹柱国滚入地沟里时,是用单胳膊肘压上去的,压力不足,但谁知道小日本在这条精心策划的“请君入瓮”的地沟里放置了多少块地雷,现在没爆炸说明运气实在他娘的好,(抗战前期,日军对地雷装备并不重视,很多士兵不懂得地雷的多功能使用方法。九三式地雷共有四种引爆方法。)要是乱动或跃起突击的话,身后的七个男爷们哪个体重不超过65公斤?一旦引爆一枚,后果惨烈得不堪设想。
冷汗飚出,瞬刻就浸湿了曹柱国的作战服。
飞鹰队首次出勤,终于碰上了硬茬儿的对手。
一时间曹柱国八个人——兵临绝境。
难道雏鹰的羽翼就要折在这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山村里吗?那么多日日夜夜的艰辛苦练,那么多寒窗岁月的磨砺煎熬,那么多压附心头的国仇家恨,那么多傲挺国魂的雄心壮志,难道就要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折戟沉沙含辱化鹤杳然西去吗?
曹柱国将头盔深深地埋在草窠里,不用再看,他都知道眼前的绝境只有一条破解的方法,就是快速消灭正前方只有几十米距离的突击班组或与他们粘附交织在一起,否则必将全队覆没,全体成仁。
正面火力诱敌,迫使对手就地寻找掩体对抗。
侧面火力突然压制,迫使对手瞬间蜷缩在地沟里动弹不得。
然后是正面突击冲锋,打对手一个无力反击的突击战斗。鬼子这次设计的伏击异常狠辣,将八个人压在一条直线上,对于正面的突击几乎够不成火力威胁。即便没有身子底下的地雷,也只有排头曹柱国一个作战单元有机会独对正前方日军的突击冲锋。
而五十米的突击距离就是两个呼吸一眨眼的时间。
战场上生死之间就是须臾眨眼的工夫,成与败就在这眨眼的工夫里生死立判。
从村子里冲出来的鬼子呈班组突击队形,快速的压了上来,手中的武器在奔跑中吐着火舌。曹柱国听见了身后传来的闷哼声,甄海鹏被迎面射来的子弹打中了身体。
“哒哒哒。”万分危急时刻,耳边突然响起了伯格曼连击的暴怒声。
土路上先前中弹倒下的两个义勇军战士在血泊中顽强的抬起了头,憋住生命中最后一口气,手中的伯格曼冲锋枪突然射出了复仇的子弹,冲在最前面的几个鬼子身子急剧的扭曲抽搐着摔倒在地。
突如其来的火力打击,使得刚展开突击攻势的日军冲锋节奏和队形被迫停顿了一下。
两个打出了生命中最辉煌灿烂点射的义勇军战士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