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之秋晚芙蓉 > 卷二:德国之旅 第108章 食用精盐

卷二:德国之旅 第108章 食用精盐

第108章食用精盐

三年前,当李默晗刚出院搬到唐洁白住处的时候,被盐罐子里五颜六色的粗盐吓呆了。尝了尝,杂味纷呈,这能吃吗?不能忍受!于是精制粗盐就成了李默晗来到这个世界所做的第一个改进。

拿个木桶,把粗盐全倒进去,一点点加水搅拌,待溶液饱和后,又往里面加了点口碱,溶液就变混浊了。给漏斗垫上几层棉布,过滤掉杂质。再把木炭捣碎了,用棉布包好,再放入漏斗里压严实了,过滤脱色,出来的就是食盐水。最后入锅,慢慢蒸干水份,锅底就是结晶出来的食盐,再把结成大块的食盐磨细,装回盐罐子里的就是雪白的精盐了。

唐洁白醮了点精盐,放嘴里允吸了几口,笑得眼眉都弯起来了,说:“不错呀,看不出你还有这本事呢。”

李默晗兴高采烈地说:“精制过程简单得令人发指,精制成本也低的令人发指,咱们可以开厂发财了。”这是李默晗的第一个发财梦。

唐洁白撇撇嘴说:“发财?你真会做梦。”

李默晗说:“怎么了?你看,除了租界,大上海就没一家专卖精盐的。就算有卖的,价格也是粗盐的好几倍呢。这个利润空间太大了,就算是买进粗盐再精制都大有赚头。”

唐洁白笑道:“久大和通益都是有名的精盐厂。如果可以发大财,那他们为何不把精盐卖得满世界都是?”

李默晗一蹙眉,疑惑地问:“这里还有什么门道不成?”

唐洁白笑道:“盐务署不让卖呗。盐务署施行的还是几百年前明朝的引岸制度呢。”

李默晗啊了一声,问:“百姓吃不上精盐,盐务署却不让卖。这是什么道理?”

唐洁白嗤笑道:“还不是因为精盐厂害了盐商的利益呀。自古以来,食盐都是专营物资,天下盐商贩运食盐牟利,就是个传子传孙的摇钱树。开埠以后,洋盐进入我国,他们竞争不过,就只会用律法阻碍,自己却不思改良。有识之士,钻研出了办法,开办精盐厂。他们不但不寻求合作加以扶持,反而逼迫盐务署一体打压。有规定,精盐只能通过盐商代销,只有盐商不愿代销时才可自行开店销售。”

李默晗怒道:“怪不得店里卖的精盐贵了那么多。一面抬高精盐价格牟取暴利,收刮民脂民膏,一面保护自己粗盐的高利润。真的是好算计。国府都是瞎子吗?看不出精盐工业是中国化工业的启始,需要大力扶持吗?”

唐洁白说:“他们瞎不瞎我不知道。反正,国产精盐都不许自行开店,要开也只能在通商口岸开。”

李默晗说:“真是不可理喻!”

唐洁白说:“不单是销售地域受限制,连产量都规定得死死的。”

李默晗问:“连精盐的产量也规定了?”

唐洁白说:“每年,所有精盐厂的总产量,以我国进口的洋盐量为限。假如去年进口洋盐10万担,那么不管你有多少家精盐厂,总产量就定在10万担,各家生产多少,自己分呗。”

李默晗差点吐出口老血,骂道:“你妹的,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市场有需求,不敞开来供应,促进中国化工业的发展,反而到处限制,巴不得中国没有精盐工业。盐务署就是民族的罪人!”

唐洁白道:“说得是呢。”

李默晗想了想,问:“那不走盐商渠道,自己建立销售渠道呢?”

唐洁白说:“那就是贩私盐!”

李默晗问:“自己建渠道销售,该交的税一分不少,怎么还算贩私盐?”

唐洁白说:“算!不经过盐商代销的盐,都算贩私盐。所以,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把咱们家吃的盐精制一下就得了。”

李默晗暗叹口气,这就是连食用精盐都不能敞开供应的“民国黄金十年”?即得利益者太根深蒂固了,把一切都推倒重来,的确是逼出来的。

生产食用精盐,就是何家垣在西安的敲门砖。

西安围城的惨事,六万人被活活饿死,这是杨虎城心中最痛苦的记忆。这个一心一意只想振兴家乡、保境安民的爱国将领,上任陕西省主席后最操心的民事,位列第一的就是粮食。但是,曾经孕育出强汉盛唐的关中平原,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是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不敷所需了,现在更是人口凋弊,经济问题很大的贫困省份了。

当杨虎城的岳父把来自上海,打算在陕西兴办工业,发展农业的何家垣引见给他后,正如李默晗所料,陕西特遣支队得到了稳妥的安置。

半个月后,当白花花的精盐从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