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之秋晚芙蓉 > 卷二:德国之旅 第108章 食用精盐

卷二:德国之旅 第108章 食用精盐

磨上不断落入车斗后,杨虎城放心了。何家垣却差点破口大骂:“那些黑了心的盐商!”不经手不知道,一经手吓一跳,精盐的零售价是生产成本的三四倍。

杨虎城尝了口盐,咋咋嘴问:“产量有多大?”

何家垣说:“设备都是小型的,产量有限,大约日产百担。”

杨虎城很直率:“我要一半。剩下的一半,你们可以在陕甘销售。不用管盐务署,他们还管不到我。”

何家垣问:“那盐商呢?”

杨虎城想了想,说:“我两不相帮,你们各凭本事!”

何家垣笑了。

当华泰盐号开业的时候,果然有几十个泼皮过来捣乱。何家垣一声令下,十来个大汉冲出店门,泼皮们一个都没跑得了,个个骨断筋折,躺了一地。警察局来人了,何家垣把他们丢了出去。盐务署的特派员来了,何家垣就一句话,照章纳税,别的免谈,送客。

当派出所长带着全所的警察,荷枪实弹气势汹汹而来的时候,还未吆喝出声,就看见杨虎城的警卫团团长张汉民就站在店门口,警察们灰溜溜地走了。

进了后堂,分宾主落座,张汉民笑道:“你这些护院都当过兵吧。”

何家垣笑道:“张团长真是好眼力,他们都是在淞沪打过日本鬼子的复员老兵。”

张汉民说:“难怪,难怪。那我就不用多费心了。陕西地面不靖,各地都有民团。我们只能保证从咸阳盐厂到西安这八十里路的安全。”

何家垣点点头,叹了口气,说:“多谢张团长了。”

张汉民笑道:“不用谢,司令的命令是,发往各部队的精盐都由我们团领取护送。”

何家垣问:“您的言外之意就是运往周围各县销售的精盐,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张汉民点点头。

何家垣想了想问:“陕西的大盐商,是不是以席、吴两家为尊?”

张汉民说:“是的。陕西八大盐号,即贩运扬州的海盐,也贩运四川的井盐。只有他们销售的盐才算是官盐。所以即使你能在各县销售,各村镇的商人也未必敢买你的盐。”

何家垣想了想,说:“那烦请张团长搭个桥,咱们去东大街的西京饭店坐坐。我作东。”

第二日,西京饭店,何家垣没有心思和他们敷衍,三巡酒过后,便谈到了正题。老盐商们的眼光只落在眼前,他们之所以没有将粗盐精制的欲望,是因为售卖粗盐就相当于掺了假,把杂质也卖出了盐的价。他们也不想扩大产能,目前的量就很合适,即让老百姓有盐吃,又能维持厚利。谈判很艰难,陕西盐商想招安何家垣,可这是不能答应的。

何家垣说:“说实话,我们跟你们不一样。靠卖精盐获利不是我们的目标。”接着他引用了李默晗的话,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机械的广泛应用,食盐这种东西,最终会变得非常廉价。你们是挡不住这个趋势的。盐业最重要的发展途径是化学品,制两碱,变成化肥和医药!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这话,他对杨虎城也说过。即使是杨虎城也半信半疑,他协助何家垣投资陕西的原因也很简单,多个朋友多条路,看的还是青帮的面子。

老盐商们根本不为所动,席长盛说:“如果你制精盐的目的是为了做什么化学品。那你还卖什么精盐?直接做下去不就好了?”

何家垣耐着性子,说:“资金!我们需要精盐的利润来投入到纯碱的生产。而且我们还知道如何用煤石来合成氨,以便同时生产出化肥和纯碱的过程。精盐和煤石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两种原料。但是,外国人对我们技术封锁,我们买不到合用的设备,这需要时间来摸索改造。我们只能一步步来,先生产精盐,把利润投资纯碱,再用纯碱的利润合成氨,最终生产‘肥田粉’。当今的中国可不是前清那阵子了,你们以前的商业模式越来越行不通了。”

没用!盐商的态度很明确,精盐只能由他们卖,这样何家垣的利润就薄了,这还不算什么,而且产量也只能由盐商来定。价格低,产量小,后面的计划就完全实行不下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