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顺乐了,又按照原来的程序,再教他识别其他的药材。奇了,竟然,一味也没说错。全部都是一遍教过去,一遍能认得。仅用了一个下午,福顺堂里药材张老顺就认了一大半儿。
??????老老顺吃惊了整整一个下午。老老顺就铁定了认为张老顺是老天爷赐给他的一块宝,这不明显的是让张老顺继承自己的中医事业吗?老老顺便在闲暇的时候教教老顺识别中药,有时候手捏着个当归,有时候嘴里叼着颗黄莲。刚一进胡同就能听见张老顺稚气的童声,当归活血,莲子心儿祛火,萝卜干通气儿……
???????哎,啥是通气儿啊?
??????爷俩就这么坐在老榕树底下,张老顺懒在老头儿怀里头背药性,老头则腾出一只手揽着老顺,另一只手拨弄摊在地上晒太阳的陈年草药。
???????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撒了一地。
???????慢慢的,张老顺在十一岁的时候就能说出千味中药的名儿来,还能叽哩呱啦地说出每味药的外形、药性、适用病症,就是真见了田间地头上的野生野长的,也能立马认得。一个十来岁刚冒尖儿的顽童,能在如此深奥难懂、枯燥难学的中药领域有如此造诣,非得鬼人学不来。
???????张老顺识得了草药,平时在福顺堂里也能对乎着作老老顺的帮手。
???????这边儿来了病人,老老顺请病人就座,把病人胳膊往檀木茶几上一摊,食指中指并拢,往病人脉搏上一扣,像鹰爪子抓了小鸡似的号脉。号完脉,再翻腾翻腾病人眼皮,瞅瞅眼珠子;拨弄拨嘴皮子,瞧瞧舌苔;扯拉扯拉耳朵,捅捅耳洞。不用病人多说,老老顺心里就有了数。拉过一张宣纸,执笔蘸墨写下药方,交给病人。意思是说,您自个儿柜台那边取药去吧。自己则起手端碗抿起茶来,然后大喊:下一位。
??????病人两步跨到柜台前,把药方往张老顺眼前一递。张老顺二话不说就把药方退给病人说,我不识字儿,你念出来。病人一愣听这声音,再看这身形,分明一个胎毛未脱的孩童,不由得犯起浑来,朝老老顺看过去,分明是说,这孩子能抓药?老老顺送一口茶一笑,一摆手,意思是说,尽管把药方读给他就是。病人照做,麻黄三两二钱,菟丝子三钱,牛黄四两,丹参一钱。这边一边读,张老顺一边从各个药柜里抓药。碰上高的药柜,张老顺够不到,就搬个马扎。更高的就得踩椅子爬梯子。那边病人还在泄洪般往下念,张老顺就急得回头,冲病人喊慢点儿。
??????病人也急,赶巧是个小孩,也拿他没辙。
???????药齐了还得一两一钱的称,张老顺没那耐性,称少了往上加,称多了,索性白送。
???????病人拿药走人,把从福顺堂抓的药按方煎好,服下。病轻,三五天见好,病重,个把月除根儿。之前对张老顺的成见云散烟消,反倒对张老顺啧啧称奇,孩子这么小竟懂得中药,难得,难得。
???????一来二往,日渐传开,福顺堂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张老顺就整天在药柜前后上下忙活。
???????后来的一天,张荆坷来看张老顺,看着张老顺的长进,张荆坷打心眼儿里高兴。不由得又担忧起来,这么半大个孩子,不上学,不就成了面杖一根了吗?经过和老老顺商量,决定送张老顺进学堂。
???????张老顺十一岁上了小学。十五岁毕了业,不是按部就班的升级毕业,而是被学校开除的。理由是――太过顽劣。不过六十年代里学生不上学和当今大学生没工作一样,是极其普通的,张老顺又回到福顺堂给病人抓药。
???????一天,病人把一张只写着三两榆钱的药方放到张老顺手里,张老顺只看了一眼,捏了一小把,没过药秤就用纸包了起来。他这次漫不经心,不负责的行为刚好让老老顺看在眼里。老老顺把茶碗往茶几上一磕,吹着胡子瞪着眼睛上来一把抢走正欲交给病人的药包。对老老顺这种老中医而言,不过秤就给药是对病人的极不负责任,要是再缺上一两半钱的,无疑是在砸福顺堂的牌子。
???????“你这包药多少?”老头面无表情。
???????“三两?”
??????“多少?”老头子怒了。
??????“三两。”张老顺义正言辞地说???????老头儿二话没说,解开绑绳,把榆钱一骨脑儿全倒进药盘,重新过称。一称,老头儿傻了眼,不多不少,刚刚好,老头儿纳闷儿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