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俗世之文化百象 > 第四十五章:收藏夹

第四十五章:收藏夹

背着瞎眼的王氏,龙三儿拿沙孩儿哄骗。龙三对沙孩儿小声道:“嘿,傻孩儿,给哥哥拿二百块钱。”沙孩儿傻笑不答。龙三儿又道:“你娘说的,给我拿二百块钱。”沙孩儿仍旧傻笑。龙三儿从兜里掏出一块水果糖,递给沙孩儿。沙孩儿知道这是好东西,剥开填进嘴里,咂吧咂吧的吃,傻傻的笑。龙三儿绕过沙孩儿,拉开装钱的钱屉,摸出两张大团结来揣进怀里。龙三儿又拿笔写张借据,塞到王氏手里。王氏囫囵的摸着那借据问道:“这是干啥?”龙三儿人已经溜出去几步远,听见王氏问话,又回过头来道:“傻孩儿借给我的二百块钱,借据您收好,改天您找我要。连着烧饼钱一块儿。”边说着不忘撕一口烧饼填进嘴里嚼。王氏冲龙三儿骂道:“你个犊孙子,净知道欺负你这傻弟弟。”那龙三儿早溜走了。王氏回过头来又对沙孩儿抱怨道:“你这可咋叫人放心?”沙孩儿仍旧傻笑,顾着把吃糖的嘴吧咂吧得直响。

沙孩儿人是傻,但做事干活绝对是把好手。挑水、洗衣、浇地,样样人先。王氏瞎眼以后,出门回家都由沙孩儿做引领,引着来,引着去。镇上人夸他,又惋惜――可惜了一个苗子。有愿意为沙孩儿牵线做媒的红人,因为人傻,红人不去牵镇上的姑娘,便去说外镇的姑娘。见面知是个傻子,扭身走了,头也不回。王氏也叹:这世道,咋就颠了?却仍旧记得奎良的话:世上还是好人多。便又希望满怀了。

这日,龙三儿输光了钱,又到兰街上来逛悠。他这次走的偏道,街上的人没在意得上。等到发现他上了街,也晚了。被他撞见的,都被讹了钱去。敢怒不敢言。有存侥幸的人,小心翼翼收好龙三儿打下的借据,以便日后翻账。大多数人都当街撕掉了,老虎嘴上拔毛的事,凶多吉少又没可能。到了沙记烧饼铺,龙三儿抬眼看了一眼,便没往里走。满条兰街,单单放过了沙记烧饼铺,不好意思再去诓骗这对苦命的母子。还算存了些良心。就是这瞬间的回心,一辆脱了缰的汽车疾驶过来,坏事做尽,阎王爷派来要他偿命的。眼看着将要了龙三儿的命,沙孩儿从一边冒出来扑开了龙三儿,撞的脑浆裂花,成了他的替死鬼。龙三瘫坐在路边,人已经吓泥了。待回过神来,仍旧心有余悸,又禁不住纳闷:好心怎么比歹意更要人命?

王氏倒是看得开,道:“好歹是找他爹去了,省下我死后为他忧心。”龙三儿来沙记还恩,王氏向龙三儿仍旧道那句老话:“世上还是好人多。”

镇上人这样评述道:“好人不长命,恶人常逍遥。这世界颠了。”

――2010.12.10收藏家兰镇有位梁姓儒师,关中学派的鸿儒。梁先生教了一辈子国文,考究了一辈子文史,桃李天下。人过古稀,退休回镇,安以养生,静以养德,养老归终。梁老先生育有一子梁灵,子承父业,三尺讲坛耕耘奉献。孙儿宝儿留在兰镇由梁老先生夫妇照看,坐享天伦。

梁老先生简朴、古雅,做文化的人都爱一眼的古旧风。古画、古碗、古屏、古扇,摹古字画,吟古诗作,写妙笔,画丹青。老先生不吝钱财什物,高兴了,写副字送人,遇见投脾气的,顺手一件玩意儿便拱手了。有时候,一起兴,送出的便是宋元明清。梁灵就曾经撞见过一个人,刚从梁家出来,怀里抱只金缀穗卷轴画,一脸占了便宜的浮生相。后来才知道是从梁家讨了民国时候的一张牡丹图。梁灵也规劝过老先生,换得老先生一句:千金买笑颜,值了。

一天,梁先生的一位门生专门从省城来兰镇探他。这学生已经年过四十,在省属博物馆做研究员,专做古玩字画的品鉴。中午留他吃饭,宝儿捧着一盘凉拌牛肉给师徒二人上菜,那学生见宝儿长得可爱,一脸娃娃肥,一双铅黑大眼,不觉逗了宝儿几句话。七八岁的灵童,认生得很。宝儿羞怯,溜溜跑回厨房,躲在祖母的身后。乐得大家哈哈大笑。欢笑之余,学生不经意瞥了一眼那盘牛肉,这一眼的不经意倒是无妨,反倒把自己僵住了。

那只盛牛肉的盘子,釉付其上,微微凸起,硬彩色浓,行里人一眼便认得出是明五彩瓷。学生很是不解,以梁老先生的学识水准,不可能辨不出这支盘子的年份出自,如此价值不菲,何以做日常炊具来用?学生看了梁先生一眼。梁先生和他一对眼,心里自然明白他的困惑,并不作答。等菜上齐了,先抿一口酒,盛情邀道:“吃菜、吃菜。”

学生终于耐不住性子,指着那只盛牛肉的五彩瓷盘道:“老是不应该辨不出这只盘子的价值,为何……”

梁先生道:“盘子就是盘子,年代再就仍旧是盘子。人若被价值蒙住了双眼,便把自己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