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举在外面玩了一个痛快回来,一进祖父的老屋子就发现了姐姐帮婆婆做晚饭;这是姐姐出嫁后第一次来祖父母这里。
裘举问姐姐:“姐你来了多少天了啊?”原来他住在镇上,一般一周回来一次。
裘举的姐姐秀道:“来了几天,特地给爷爷奶奶送些洪湖里干鱼来的,准备再过两三天就回去。有么信带回家去吗?”
裘举问道:“爹娘与弟妹都好吗,我都快一年没回家了。”
秀道:“想家了吧,洪姑娘对你怎么样。怎么来了一年多了才想起在湖里的老爹娘与弟妹来了?”
裘老爹插嘴道:“是要他回来的,他现在在镇上很忙,我带口信跟他说你姐来了,他才抽时间回来。洪姑娘说过自己没到三十岁不能去谈婚论嫁,她一个人到处乱跑,现在哪里安全呀,尤其是女孩子更是容易受人骗。现在她大了,已过十六岁了,比裘举小了一岁,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也该出嫁了。可是她要出去走走,说是要开眼界,还不听她老娘的话,最担心的是和胡家小姐去读什么洋学堂。我看我老头子就有意见了的啊,这样的姑娘娶到裘家那还留得住?依我看另找别家的好,莫误了我抱重孙子!”
姐姐秀道:“裘举,你已十七岁了,也该跟爷爷生个重孙了!爷爷您放心他会听您老的话的。”又对弟弟道:“裘举你看,爷爷多么心疼你呀,想得多周到。莫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石头村有的是好姑娘,一家养女万家求,我看我们湖边村那里的余禾姑娘就不错!再说,那个柳家姑娘也不错啊。”说完忙下厨做裘举喜欢吃的煎鳊鱼,炒藕丁。
裘举摸到厨房跟姐姐道:“别人已有婆家了,我哪能做那种事情呀!”
姐姐笑道:“那种事情啊?”姐姐已是出嫁了的女子在小弟面前很随便。
裘举红着脸道:“姐姐教我坏,可我要当个好汉。”
姐姐笑道:“去你的吧,是你没把握把别人哄到手!姑娘家是喜欢哄的。她定的娃娃亲那有什么啊,只要她现在喜欢你就有了。余禾那不是跟那货郎定亲了,是外面传的,我问过她没拿事情。我看你们這里的柳荷花还真不错!”
裘举道:“余禾我还真不敢,谁知她与那货郎是真是假!说真的我还喜欢柳荷花,只是她要嫁到王家去了!”
姐姐大笑道:“前面说的人家余禾不可靠,可柳荷花别人就要出嫁了。再那个宝钗爷爷不喜欢,你说你以后怎么办那?”
裘举道:“听天由命,我就不信没个女子陪我!”
姐姐道:“好自信,该着手了。要爷爷出手给你找一个?要不把柳荷花挖到手,那王五福是那么个没用的东西,不如柳姑娘与他离了好了,又不是结了婚,一个指腹为婚的事情也那么当真。”
裘举道:“爷爷他们找的我可不喜欢,别人柳荷花与王五福可是她顽固老子定下来的!可怜她母亲早就不在了,家里只有老头子说了算,柳荷花有么心事也没有人诉说;何况出来维护她!”
姐姐道:“這样的女子太可怜,女儿只能跟母亲说知心话,哪有跟父亲说那些事请的。依我看,找个没有定亲的黄花女子,那女人要长得像个样子的,莫给街上的笑话。”
裘举不高兴道:“知道了。”于是就出了厨房。
裘老爹看着大孙子与大孙女,高兴地马上关了店门要跟孙子孙女同进晚餐,裘老太婆在桌子上几乎没吃什么,只顾给孙子孙女夹菜。
边吃边聊,裘老爹打破了吃饭不许说话的清规,问道:“裘举,你在汉口学了不少吧。”于是以他的水平提问裘举,裘举都回答出来了;裘举爷爷才读了几年私塾水平还比裘举差些,当然难不倒孙子了啊。他问的都是些算盘和生意经,而且是小生意经,在裘举眼里,摸过小菜一盘。
裘举笑道:“要不是您老爷子苦心教导,我哪能这快在沙同镇落脚,如今虽小子不才,可饭碗算是有了,只是发财还得努力!等发了财我一定好好地孝道您们。”
裘老爹喜得张开的口合不拢了,老太婆一股地道:“我孙子将来一定有出息,我们都快入土的人了,你还是多想想你姐姐、妹妹与弟弟,把你娘啊与老子伺候好就行了。”
裘举笑道:“姐姐是别人家的人了,她有人心痛,用不着我了。”
姐姐笑道:“你這没良心的,姐姐是白痛你了!”
裘举对姐姐道:“婆婆说的那是自然的了,你就莫再骂我了啊!”他感到了家的温暖、亲人的体贴,吃饭是对祖父母表态,“我一定好好做事,将来混出个人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