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月,汪兆铭入京刺杀清亲王,未遂被捕下狱,同盟会四处爆发起义。
更可怕的是四处起兵到处出现土匪,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狼藉,有快成人女孩的人家都要早点把姑娘嫁出去。
为了柳家名誉,柳荷花的父亲要履行婚约,就在这乱世之秋,柳荷花只好打消了等待裘举的打算;一个刚到十七岁的善良姑娘这就声无息地嫁给了打鱼的王五福。这时的王家已经败落,已经没有了以往的风光,王五福落得在湖上做起了祖上的行档—捕鱼养命。
在裘举在沙同镇时,柳荷花的父亲看到柳荷花与裘举很亲热。他看自己的女儿已经快进十七岁了,万一两个人走到一了那怎么办?现在裘举突然消失,不知这小子搞什么去,这下落了心。转眼女儿进了十七岁,外面局势不稳,土匪四起、打家劫舍、抢财霸女,觉得该把女儿嫁给王五福了。
柳荷花得知父亲要自己出嫁决心不肯,她还指望裘举回来。
父亲骂道:“你这是儿时的婚约,现在到了成家年龄就应该嫁到王家。”
柳荷花道:“我从来没于王五福打过交道,我对他不了解。再说他是公子哥们出身,跟我合不来!”
柳父道:“他是公子哥们,我看你是嫌贫爱富,他现在一个人穷得钉铛响整天在湖里捕鱼,那还有什么公子哥气!”
柳明堂得知父亲要把柳荷花嫁到穷的不能再穷了的王家也劝父亲道:“听说那王五福人品不正,再者他什么都不会,小妹家过去会很惨的。”
柳父道:“人要守信用,指腹为约的婚姻就是父母给孩子的婚姻,哪有反悔之理!”
没法子,柳荷花嫁给王五福成了铁板锭钉。
出嫁那天,柳荷花头上罩着红头布由表妹林娇陪她上船,哥哥柳明堂没来,父亲驾船向湖汊中划去,中舱内柳荷花流着泪暗恨父亲这狠心把自己嫁给一个败家子。
船在湖中寂寞地划着,荡起的水花是荷花的泪水,那格滋格滋的木桨的声音是荷花细细的哀鸣;表妹也高兴不起来,两眼落泪陪伴荷花的寂寞。
过了一段时间后,不知在湖的那个岔岔里,船划到了一条旧渔船边停下了,并向那船靠拢。
那条船上站着个猴精样青年人,穿着一套成旧了的布衣裤,他忙点燃一挂鞭。那只是一百响的鞭,被点燃后就如同那青年样没精打采地噼噼、啪啪响了几下就完了。
柳荷花父亲看了看这眼前的女婿,摇了摇头,然后柳荷花由表妹林娇扶过船去。
林娇让柳荷花在船中舱坐好,然后又回到送柳荷花来的船上。
这时柳荷花掀开盖头,哭道:“爹爹呀,您就这样狠心啊!”
柳荷花父亲流出了泪水,道:“孩子,这是你的命呀。”
十六年前柳老头与王五福的父亲还都是渔民时两家走得很近,以后又成了朋友。三年后,正好两家的妻子怀了身孕;就在一次酒后戏言中定下若生下两个男孩或者女孩,就为异姓兄弟与姐妹;若生下一男与一女,两家结为亲家。
后来王家发财了,在沙同镇开了鱼行,王老板念在故交、看在柳荷花似出水芙蓉也就没有毁亲,这穷富亲家也没有断联系。
现在王家破落了,王老板夫妻也死了,只剩下这个活宝,柳家也不能嫌贪爱富啊,只得硬着头皮将亲女儿嫁给家败得只剩一条破船的王五福了。
自古男儿有泪不轻流,不流泪那是没到伤心处,柳荷花的老爸看到女儿就这样嫁给了身无分文的穷渔民,除了流泪还能怎么样?这亲事是从小定娃娃的,不能反悔啊。再说,在战火中已是大姑娘的柳荷花也想赶快出嫁,不过就是不想嫁给王五福,她想嫁给裘举,可那家伙在街上流言四起,看样子家里肯定不会同意,再就是他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至今没回。如今不出嫁都不行,是时局逼的呀。
战火中的女人比男人更惨,柳荷花父亲担心女儿的安全,也就认了王五福家这亲事。
柳荷花父亲看着女儿可怜的样子,又说,“女儿,你就认命了吧,与王五福好好过日子。”然后带着在船上哭泣的小表妹林娇返回去了。
船舱内,王五福看着哭泣的柳荷花,安慰她日子快慢慢好起来的,以后自己一定对她好的。
柳荷花收住了眼泪,这才看到眼前清楚自己的丈夫是个瘦弱、面目清秀的小伙子。
王五福家原是王家村一位渔民家,王五福的父母老来得子,生了王五福后家里发了,就来在沙同镇街上做鱼行生意,王五福也成了王老板的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