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的铜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曹叡来回踱步,思考着陈群的话。他知道陈群最大的担忧就是怕货币的发行量不足,重现当年的情况。
曹叡从桌案上拿出一份奏疏递给陈群。
“朕前不久收到了凉州来的奏疏,说在凉州境内发现了几座品质较高的铜矿,虽然比不上吴国,但是对于大魏也算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开采顺利的话,那么可以为朝廷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材料。”
陈群看到奏疏的内容,也是喜笑颜开,但他觉得仅靠这些铜矿还是有些不够。
“臣为陛下贺,真是天佑大魏,有了这些铜矿确实为铸造货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但臣觉得还是不够稳妥。臣认为朝廷应该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保证铜的供应:一是朝廷应该像盐铁官营一样,实行铜器官营,控制铜器的流通。二是我国可以从吴蜀两国走私铜矿,增加我国铜的储备。三是要要打击私自铸铜器的行为,减少铜不必要的浪费。”
“依司空所言,若是实行铜器官营,那么还是会减少我国的铜量储备,如何不加大铁器的使用,就目前来看我大魏的铁器储量要远远大于铜矿。”
四人中官职最小的户部侍郎毋丘俭突然问向陈群。
毋丘俭的话令曹叡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不错的节省铜料的方案。
马钧前不久就向他提过格物院对于冶铁技术的有了不小的突破,冶铁效率大大增加,可以广泛推广全国。
曹叡开口说道:“仲恭(毋丘俭)所言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可以尝试实行。”
“焦平,速速派人去把将作大匠马钧请来。”
曹叡决定要把马钧喊来问问他的建议与想法。
“陈公确实老成谋国,所提的几项措施都有利的保证了铸币所需的铜原料储备量,朕觉得可以实行。那其他的问题不知诸位是否有好的方法呢?”
众人沉默了许久,似乎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在他们看来无论铸造技艺,还是货币流通使用旧例来执行就好了。
他们也和陈群的想法差不多,只要保证了铜的供应,那么朝廷就可以铸造出数量足够,样式精美的“五铢钱”,至于其他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都是很容易解决的。
司马芝此时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臣认为原有的’五铢钱‘的样式依旧是最优的选择,不需有较大的改变,至于货币的流通暂时只想到了循前朝旧例,由朝廷铸造交给地方州郡发放市场流通。
曹叡虽然不太懂货币政策,但也知道货币流通的的重要性。如果每次都靠朝廷向地方州郡发放“五铢钱”,效率低下,那会大大影响百姓使用“五铢钱”的动力。
看来这个问题也需要好好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