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队有绝对的号召力。
可他都不敢保证他对军队有像老朱那样的号召力,更别说后世的那些皇帝了。
“皇爷爷。”
朱允熥左一遍右一遍的喊,终于把老朱喊的有些不耐烦了。
“你有话就不能一遍说?”
朱允熥讪讪的,不好意思解释。
“孙儿这也是才想起来。”
老朱浑身上下的不快,但还是给了朱允熥说话的机会。
“说!”
朱允熥组织了一下语言,郑重其事陈述了心中的想法。
“孙儿以为卫所的那些军卒的信服只是基于对皇爷爷的,等将来这批军卒老去,这个信服就会大打折扣。”
“孙儿想着是否能专门设一官职,对军卒进行思想教育,提升军卒的凝聚力外,同时也培养他们忠君爱国的觉悟。”
“让他们时刻记着他们的军饷是朝廷给的,他们要做的是效忠于大明,而不是效忠某一个主官。”
“这样军队的凝聚力不会涣散,同时永远不会出现某一卫所的军卒成为某一个人私兵。”
事实证明,政治*员对于一支军队所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你不就是怕等咱死之后,你掌控不了军队吗?”
听罢,老朱白了朱允熥一眼,没好气吐槽了句。
人都说老朱猜忌重,但那都是对别人,至少朱标和他就没有过猜忌。
但凡老朱对他有一丁点猜忌,他都绝对不敢在老朱面前说这些犯忌讳的话。
“孙儿不是意思。”
朱允熥辩解了句,比老朱还牛气。
“孙儿有信心管控。”
“孙儿是怕后世不争气。”
朱允熥越说越离谱,老朱也不和他计较。
“你说的有理。”
“打仗行军之际,主官也会歇息途中深入军卒当中,对他们本身的困难予以一对一的解决。”
“虽说不能把所有军卒的困难都解决了,但这样的方法对凝聚军心还是很有好处的。”
“你说的那个就是专门培养这类人,时刻关注下面军卒的想法,一旦有军心不稳的迹象提早给出解决的办法。”
“对吧?”
老朱按朱允熥说法,剖析出了其中的深层次意思。
“对!”
朱允熥点头称是,应承了老朱。
“这样的话,确实值得一试。”
“那就从你军校培养吧。”
“你打算如何施行?”
老朱既然能够同意,想必已经有了想法。
朱允熥不敢托大,想了片刻之后。
这才,认真回道:“军卒的思想建设会影响士气,从而涉及军队的战斗力,同样也影响一支军队品行修养,从思想上杜绝贪墨的发生。”
“因而,这样的人不能没有,一旦安排了那就必须得各方面足够优秀。”
“其一,打铁还需自身硬,既然是要教育军卒思想的,首先得自身品行过关,能以自身给军卒起到表率作用。”
“其二,需要有细腻的心思,缜密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口才。”
“既能从微末小事当中发现军卒的所思所想,还能剖析出产生这些所思所想的原因,最后还要开导军卒从错误的所思所想中走出来。”
具体分析之后,不用老朱多问。
很快,又道:“这样的人虽不好选择,但孙儿以为还是要从军卒中选,绝度不能让文臣染指。”
“官绅一家,一旦让那些文臣染指了军队,政令出京会更难,就连君主都迟早被他们给架空。”
对于于那些士绅,老朱一直防备很甚,要不也不可能那么大力度打击商贾。
朱允熥的这番分析,和老朱的不谋而合。
听罢后,老朱抿了口茶。
放下茶杯后,又道:“你军校不是招收新学员了,那就顺便遴选出一些来。”
得到老朱同意,朱允熥很高兴。
“谢皇爷爷。”
站在穿越者的角度,他所认为对的东西,处于这个时代的人,因受时代的局限性,很难把眼光和穿越者等同。
幸运的是,他碰到了老朱。
老朱作为古人,同样会受时代的影响。
但难能可贵的是老朱足够信任他,即便有时候在一些问题上看的不够长远,达不到和他同等的眼界。
却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