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梁观政拜见太孙殿下。”
语气冰冷生硬,行礼中也透着不快。
“起来吧。”
他们的态度不好,朱允熥自然也不好。
旧港对于大明来说是重要,但大明不见得非得以这样的外交手段控制。
他们既不愿朝贡,大明大可换种方式。
“鸿胪寺,安排吧。”
之后,朱允熥扭头就走。
本以为陈祖义使团最难处理,谁能想到最难处理的竟是梁道明的。
当初,是大明主动派使团去和梁道明接触的,但向大明朝贡贸易那也是梁道明答应的。
他既然不想来可以不来,来了又是这种态度,谁爱惯着谁惯着去。
朱允熥转头走出没多远,等候在后面的陈士良主动上前,问道:“殿下要回去了?”
“小臣久仰殿下的名声,不知何时能让小臣拜习一二?”
陈士良既已搭讪,朱允熥只能停下。
而与此同时,梁观政一行正被鸿胪寺官员领着过来。
见到此,陈士良笑着拱手招呼。
梁观政扭头一瞥,搭理都没搭理。
“殿下,小臣少不了还要在大明待几日,到时候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陈士良嗓门比之前抬高不少,话既都这么说了,朱允熥不应都不成了。
“好,没问题。”
“那小臣抽了空找殿下。”
陈士良嗓门依旧洪亮,爽朗笑着道:“那殿下忙,小臣就不打扰了。”
前面的梁观政脚步一顿,扭头撇过来的时候,朱允熥已经翻身下马扬鞭消失了。
朱允熥从码头回来后,便先去见了老朱。
具体是啥情况,得先复了命。
听闻朱允熥的话后,朱标皱着眉头道:“据去旧港出使的谭胜说,大明的使团刚一到京师便受到了梁道明的热情招待。”
“当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基本不费吹灰之力就答应了向大明朝贡,并且尽最大的努力为大明的商船提供便利。”
老朱话不多说,直接付之以行动。
“把谭胜叫过来。”
等了没多久,谭胜匆匆进门。
不等他行礼完毕,朱允熥便问道:“谭御史出使旧港,可见到了梁观政。”
谭胜作为先行出使旧港的特使,受邀参加晚上礼部的招待晚宴。
现在这个时候问这些,让谭胜有些不明所以了。
“见,见到了。”
谭胜回的断断续续,都不敢说话了。
“他对大明的态度如何?”
问到这儿,谭胜更小心了。
“臣到旧港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梁观政负责招待的,他对大明特别的向往,经常会和臣问及大明的风土人情。”
“臣能冒昧问一下,是出何事了吗?”
这个事情毕竟是谭胜促成的,要真有个什么事情,他同样难辞其咎。
“没事。”
“孤就是问问。”
朱允熥没多解释,老朱抬手把人遣走。
之后,又招呼道:“叫杨信来。”
杨信是出使旧港的副使,同样要参加晚上的晚宴。
在杨信过来后,朱允熥问了相同的问题。
杨信没有那么谭胜那么多的警惕性,但对朱允熥的回答和谭胜如出一辙。
同样都是梁道明和梁观政乡土之情很重,对大明有着游子迫切的思念,梁道明还曾提及等到朝贡贸易达成,他能否落叶归根回大明安家?
既然存了这样的心思,又怎会在短短几天翻脸不认人,对大明一改之前的态度呢。
“陈祖义如何?”
杨信想了想,道:“臣等到了旧港和梁道明见面之后,陈祖义派遣儿子陈士良主动和臣等接触,他们父子身上的匪气都很重。”
“就是其臣下江湖习气同样不弱,在他们那儿的几日,倒像是进了土匪的山寨似的。”
显然,杨信的这番描述才更像是海盗出身的陈祖义。
“孤知道了。”
“辛苦杨千户,请回吧。”
打发走杨信后,在老朱不善的眼神瞥过来的时候,朱允熥随之便道:“皇爷爷别急,孙儿去调查。”
在老朱跟前,朱允熥向来卑微。
不等老朱的脾气上来,早先一步跑没影了。
老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