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第381章 登岸了

第381章 登岸了

浩大的规模,编撰之人可有多挑选一些,时间久了也不怕,要做到精益求精。”

最后,朱标又补充。

话句话说,声势多浩大都行,但一定要编撰到最好。

毕竟是要传世的,肯定不能马虎的。

从乾清宫出来,解缙这总编撰就算是正式上任了。

朱标特意从宫中挑选了些太监,做搬理书籍研磨打扫粗使所用。

这些体力活儿本来交给武人最合适,但又怕他们粗手粗脚的办不好事情,只能找宫中的太监去完成了。

这些人体力虽不足,但贵在细致。

而之后的时间,就是解缙对编撰官的赛筛选了。

毕竟是国家级传世的典籍,编撰官们少不了得学识渊博,不能出现一丁点的瑕疵。

除此之外,还要足够的细致,并且性子澹然不能焦躁。

毕竟这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办到的,既想要得名那就得耐得住性子。

在解缙的筛选中,并不考虑你之前是啥功名,全部都得重新考察。

这些人辛辛苦苦求取的功名,本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事情,在解缙那儿却变得不值一提,不少对之诟病不已。

还有人甚至上奏弹劾,说解缙不相信朝廷的取仕之道。

既然让解缙做了总编撰,那就是相信他的品行。

无论谁说了啥,朝廷就是不为所动。

很多弹劾解缙的奏章全都被朱标留中不发,这也是对解缙的一种保护。

毕竟三人成虎,弹劾奏章太多,即便不怀疑之人看到这些也难免生出些其他的心思。

而对此朱允熥倒也没那么多时间关注了,他所有的精力都必须得用在疍民内迁之上了。

因为张定边回来了。

在外面跑了近一年的时间,张定边没有了之前的精气神,整个人全透露着疲惫。

见到朱标父子行了礼,得知老朱病了之后,难免生出几分唏嘘之情。

毕竟都是当年的英雄人物,难免会有些惺惺相惜。

三人闲聊之后,张定边重新的坐定,道:“贫僧走了疍民聚集之处,查得有一万两千三百五十户,共计人口有四万八千六百人,基本以捕鱼为生。”

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哪能各个都安分守己,少不了会有钻营之人。

要不归于海盗,要不归于倭寇。

不过大明对海晏河清的苛求会比那些疍民登陆上岸的迫切更大一些,只要不是太过滔天的大罪,不是在收编期间犯下的,也不会非斤斤计较抓着不放的。

“请问他们的安置住处可都准备妥当?”

既然让他们上岸,肯定是准备好了的。

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就是由朱允熥负责的,朱允熥也是毫不推脱的回道:“自是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登陆。”

听罢,张定边有些默然。

“贫僧也不藏着掖着,就实话实说了吧,疍民们愿意上岸是愿意,但他们对上岸后的居所还是有些打鼓。”

话说到这,张定边都不好意思了。

本来疍民们上岸的意思是他提出来的,没想到朝廷都爽快的答应了,反倒是他拖泥带水的好不爽快。

朝廷要做的事情又不是只有这,哪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

张定边一次又一次的,莫不是耍着人玩的。

朱允熥神色不愠怒,正欲要发飙之际,朱标却澹澹一笑,道:“这是应该的,在外三十余年,担忧也是应该的,张将军以为如何打消这个疑虑?”

有了朱标出面,朱允熥也不能反对了。

“这次随贫僧来了代表,他们欲在考察之后再做上岸之举。”

“好,可以!”

朱标倒是好说话,当即应了下来。

“实在不好意思!”

见朱标如此,张定边更没脸了。

要单只是陈友谅部,那以他的薄面素有的问题便都解决了,但关键在于还有不少张士诚的人。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两部的人马已经融合在了一块,根本不分彼此了、完全没办法只让陈友谅部上岸,而不管张士诚的了。

“允熥,你安排一下。”

朱允熥没马上应答朱标,反而问道:“这之后再没有别的要求了吧?”

张定边尴尬一笑,点头道:“没有了,贫僧已与他们说话,在确定给他们的居住环境不虚之后,他们马上就组织登陆上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