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第404章 子告父

第404章 子告父

,府中上下早就做好了接风洗尘的准备。

美味佳肴以及歌舞班子之类的都有。

朱允熥并没有特殊的享乐癖好,朱尚烈也就按照一般招待贵客的方式来了。

就这样,朱允熥当天先是看了西安有名歌舞班子的舞乐,同时又吃了西安有名的美食。

次日便在朱尚烈的带领之下,去见了已在庙中修行的王氏。

据朱尚烈说,王氏自从出了家就一再排斥他经常出入在庙中。

他若去的太过频繁了,王氏见都不会见。

因而,朱尚烈和王氏虽隔不远,但朱尚烈数月时间才会去一趟。

在朱尚烈的带领之下,朱允熥没用多久便见到了已穿了僧衣的王氏。

现今的王氏较之三年之前还年轻了不少,举手投足见仅限贵气之外,还带着几分有道高僧的沉静和澹然。

见到朱允熥后,双手合十道了声佛号。

现在的王氏名义上还是朱樉的王妃,但在她自己看来,她和老朱家的关系仅止于朱尚烈而已。

止于对朱允熥,怕也只当他是半个救命恩人而已。

朱允熥也双手合十做了回应,他没再以二婶相称王氏。

王氏这辈子最不愿意承认的身份,估计就是朱樉的王妃了。

朱允熥又何必再因为此,徒惹王氏心中的不舒服。

“若有所缺之处是尚烈办不了的,就让尚烈给孤传个消息就行。”

顿了良久后,朱允熥才道了声。

他和王氏没有家长里短可论,自然也就很难寻到可论的话题了。

“人生在世,外在之物很多都是虚无的,修心更重于修身,内心安然平静,又何须身外之物的加持。”

这话听起来有理。

但,实际情况不也是因为不愁吃喝了才能如此吗?

“人的浮利纷纷扰扰,长命者不过彭祖,却也终有一死,的确只有修心才能达到精神上的升华,但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的修心?”

既然不能谈论家长里短,那就只能说些讳莫如深的哲学问题了。

说到这,王氏手中推动的念珠停了停,道:“人与人之间的修心之路并不尽相同,太子殿下担负万民安生之责,殿下的修心之路h就是让这万民皆有修心的机会。”

“能做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民,这便就是殿下修心之路的最大成果了。”

释道儒能并存千年之久,就是因为三教之间相互吸收,使把本身教义更适合于当地的精神文化内涵了。

这样的解释,的确更符合朱允熥身份。

“如此说来,每个人的修心之路都不同,每个人只需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便是最好的修心了。”

“可如何才能算做好呢?”

“就拿孤来说,上不愧天下不愧民说起来容易,但实际行动起来,如何调节阴阳和经权,才符合于真正的修心。”

就在朱允熥还在与王氏探讨着这一高深的问题之际,门外一电报员在于实的陪同之下,正焦急的徘回于门口。

屋里燃着檀香,王氏手中推动着念珠,回道:“所谓修心便是从心出发,阴阳经权缺一不可,民间要小叔子和嫂子保持该有的礼仪距离,但倘嫂子掉到水里,小叔子则就要下去救了。”

“这就是所谓经与权的的完美契合了,只要殿下能从公心出发,是抱着让天下人受益之想,即便有少部分的利益受损,这也是修心成功的一面。”

王氏利用佛家的些许理论,倒是得出了政治家的一些理论。

按照王氏所说,任何一套政策的实施都很难让所有人都从中受利,只要是从公心出发的,那这套政策就值得推广出去。

就这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东西,朱允熥和王氏聊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终依依不舍的结束。

或许是因多年愁苦的生活,王氏在这些问题上的见底却也带着些高深。

朱允熥本来是带着闲聊的心思,听了王氏的这一番回答,竟然也让他有了些醍醐灌顶的感觉。

两人都聊的有些口干舌燥,朱允熥活动了一下才刚端起茶杯,于实便在这个时候领着电报员出现在了。

“殿下,有急报。”

正如王氏所说,他不能摈弃他的身份,像王氏那样以青灯古佛去修心。

而他也不可能为了和王氏坐而论道,而忘记了他分内职责要做的事情。

朱允熥端起的茶杯还没顾上喝便放下茶杯,转而接过了电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