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纳哈出的问题和冯胜互相推诿,被老朱罢了爵幽禁之后,常家的事情是由常升一人担着的。
在常升看来,他们常家有了现今的爵位那已经打了为人臣子的天花板了。
再往上一步,根本不可能了。
只要他们规规矩矩稳扎稳打,那他们的后代子孙完全可以蒙荫开国公的爵位与国同休。
至于军中谋职参与政务之类的,能不参与还是不参与的好。
谁都不能保证他们运气好到在战场上永远不会出现失误,一旦吃了败仗那祖辈积攒下来的这些荣誉或许连你脑袋都保不住。
常茂当年是急切了些,但其根源不还是为国出战吗?
最后出了事不还是被罢了爵,落了个郁郁寡欢的结果吗?
常遇春号称常十万,在所有开国武将中当属第一人,他的这一功绩可也没护得了常茂。
想明白了这些的常升,着实是不愿再参与到朝廷的政务当中去。
他也不指望朱允熥与他们的那点血缘关系,能够再有如常茂那样的事情之后能护着他们常家。
与其寄希望于这种的事情当中,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少参与这些事情呢。
常茂也没经常森的同意,便拒绝了朱允熥的好意。
“森子他还不够沉稳,拳脚骑射都还不过关,让他再沉淀上一段时间再说吧。”
常升都这样说了,朱允熥也没法强求。
像常升这种低调内敛没什么要求之人,他还真没有什么能给予他的。
最后,只能道:“继祖马上就十岁了,舅是让他文还是走武,可以让他选择去军校还是去职大。”
“在那里有教官和先生管着,他学到的东西也能更多一些。”
常继祖他将来可以只做一个逍遥国公,但不能朝廷将来用得着他的时候他却一无是处,这样可就也是玷污祖辈的荣誉了。
更何况,朱允熥说这些建议的初心也是真的为了常家好,常升他总不能三番五次的多次拒绝朱允熥的好意。
最后,常升这才终于道:“那就让他去军校了,武将终是学ie拳脚更有用处,而且那小子也做不来舞文弄墨的那些来。”
其实说起来,常继祖的命运这一世也算可以了。
历史上,有人说常升因牵扯蓝玉谋反案中被杀,也有人说靖难之役的时候常升和徐辉祖力战浦子口,死在了永乐初年。
常继祖在常升死后迁云南临安卫,当时不过才刚刚七岁而已。
按历史上的那个时间线,常继祖已经过了那一宿命了。
当真正体会过了才知道,有父兄庇护着的感觉该有多幸福。
“那让继祖随时过去就行了。”
几乎是素所有的勋戚子弟到了一定年纪之后都会送去军校学习的,在那里增长些本事总比在外面招猫逗狗的强。
而且,凡要继承勋爵之人还得经过考校合格者才可以的。
再之后,朱允熥又与常升说了些家长里短才离开。
从开国公府上出来后,朱允熥便去了富明实业。
海贸的具体章程,他也得和徐行全交流一下意见,让徐行全该准备的也该提上日程了。
在朱允熥过去时,并没见到朱孟熜。
“见过楚世子了吗?”
徐行全点头应道:“陈指挥使领着过来后,卑下与楚世子大致说过些海贸方面的事情。”
“今天一大早趁着吃饭的功夫,楚世子还又与卑下请教了不少有关于海贸的事情。”
“见卑下开始忙实业的事情了,便带了了小厮去了定远侯府上了。”
定远侯王弼是朱桢的老丈人,朱孟熜是王弼的亲外甥。
朱孟熜做外孙的都已到了京中,于情于理都应该去看看王弼的。
不管是谁都不能拦着。
朱允熥问道:“要是让楚世子负责新开的这块海贸如何?”
新的这块海贸主要是以藩王勋戚参股为主的。
徐行全道:“楚世子虽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但却是个虚心学习之人,要是再安排个协助之人的话,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徐行全商贾世家出身,他自己又接触这方面的生意这么久,辨人识人的能力还是很厉害的。
他但凡没这个本事,就没办法让整个富明实业一直有条不紊运作着。
朱允熥道:“孤已经让陈磊过来了,打算让陈磊先试试。”
陈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