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家祖朱重八 > 第451章 怎么变了

第451章 怎么变了

年一直致力于发展还和高丽以及倭国之间的贸易,这么长时间一直矜矜业业特别的稳重。

目前,陈磊不过只算是外包的。

朝廷为他的海贸提供些便利,他在盈利之后则再与朝廷分析利润。

当年,朱允熥和陈磊的爹陈敬宗谈的时候,就是朝廷拿大头他们陈家拿小的。

这么多年过去,陈家一直老老实实的按照当初地约定和朝廷反而成。

至于心里是否有不满意之处,但在面上却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

说起来,还算是能拎得清。

既然如此,也就适当可以重用了。

尽管由给自己干换成了给他打工,但其中的稳定性可比之前更强多了。

而且,他现在所做的这条海贸线也不是说就此停了,他完全可以把这交给别人继续盈利的。

目前稳定倭国,带动北方的富裕,也离不开陈磊走出的这条贸易路线了。

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徐行全和陈磊也多有接触。

对于陈磊的能力,徐行全是很认可的。

“陈磊去做这倒是可行!”

朱允熥不在这事儿上纠结,只道:“你先与孤说说实业最近的一些情况吧。”

郑和再过些时日也要回来了,如何走海贸的路线也得依据外郑和的外交成果重新规划。

凡是郑和建立外交关系的地方,那他们的商船才能够过去。

当地政治环境本身不太安定,亦或者是非常排斥外来人口,尤其是不容纳于明人的地方,那一定要避免贸然接触。

你竟他们海贸不可能有太多兵力,一旦他们发起刁难,茫茫大海他们连逃跑的地方都没有。

而与此同时,朱孟熜见到王弼后也说了不少海贸的事情。

还说他这次来京师就是受朱桢之命学习海贸,将来代参参股海贸的藩王勋戚出海的。

这也没什么可瞒着人的,王弼问朱孟熜就说了。

听完朱孟熜说的这些,王弼这才后知后觉问道:“太子带你回京,是已经应允伱将来代替参股的藩王出海了?”

朱孟熜是王弼的外孙不假,但朱孟熜即便是偏袒于王弼,那必然是在楚王府之后。

更何况,朱孟熜的利益共同体是藩王,或许在考虑了藩王们的利益才能想到他也不是不可能。

最关键的是,就朱孟熜所说的这些他压根就没听过。

在清丈已经没办法阻止的时候,在海贸方面为自己争取些利益也不是不行。

趁着现在为后世子孙积累些家业,他们将来才能啥都不用干也能逍遥自在的日子。

他们的荣耀还没被时间消磨时都不努力,等到将来谁还能记得他这个定远侯是谁。

就海贸这事儿,越是参与的早所得的利益也就能够丰厚一些。

听了朱孟熜说的这些,王弼也顾不上和朱孟熜多聊了,只道:“殿下吃了饭之后,臣突然想起有些事情要去处理。”

朱孟熜自从出生也没见过王弼几面,和王弼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比外人强一些。

他再留下也没什么可说的了,随之道:“不了,姥爷。”

“太子说让我先跟着徐掌柜了解一下海贸的章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再系统的学习。”

“孙儿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昨天听徐掌柜介绍了半天还是云里雾里的,孙儿能回去与徐掌柜学习了。”

朱孟熜也知道他虽跟着朱允熥回了京,但不到最后一刻仍然很难保证朱允熥会把这些事情交给他手里。

正如朱桢所分析的那样,将来必会是所有藩王勋戚傲包括有广袤土地的士绅地主。

各自分成占比是多少固然很重要,但是谁在这事儿上掌有了话事权要比占比大头的好处更重要。

朱孟熜自己都不想放过这机会。

“好吧,反正你最近也不走,有了空就记得到家里来。”

王弼虽有为自己的利益谋划的心思,但看到朱孟熜总和看到别人不一样。

“好,孙儿记住了!”

在送走了朱孟熜之后,王弼先去找了傅友德。

在勋戚之中,他和傅友德关系更好。

两人一块分析了从朱孟熜那儿得来的消息后,傅友德道:“太子已经在衡山清丈了,用不了多久就会行进在湖广了。”

“整个湖广最有能力反对的就是藩王,潭王薨了后无子国除,湘王的盘子已转移到了交趾,只要搞定了楚王基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