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了捏拳头,竭力缓和语气:“我也知道,在我西梁女儿眼里,姬妾卑贱,乐阳你到底有些不甘不愿,不过你想,当年蓝珠公主不也是为人姬妾?这是在大隆,姬妾的地位并不同我西梁……陛下与公主一番谋划,反而对我们有利,大隆帝已经同意了联姻,若你色诱计成,说不定能得皇帝赐婚,与世子妃就算不能平起平坐,她也不敢轻怠了你。”
总之一番软硬兼施下来,应阳自认为震慑住了乐阳,心满意足地甩下一句:“四月初的芳林宴上,听说大隆权贵子弟尽会在场,楚王世子是宗室,又是出了名的才子,年年都是评审……要接近他,这就是一个机会。”
应阳如同来时般昂首挺胸地离开,并不疑乐阳会反悔,死在那位尚书之子手里的侍婢可不少,听说好多在床上就被折磨得断了气,那人是出了名的暴戾阴狠,年过而立尚无贵族愿以与之联姻,乐阳花容月貌,哪甘嫁给那么一个郎君?有父亲警言在先,乐阳必定不敢心生二意,否则可有她吃不尽的苦楚。
相比起来,楚王世子品貌俱优,大隆贵妾又并非如同西梁一般卑贱,乐阳又自负貌美善谋,说不定她还企图着将来能迷惑得楚王世子宠妾灭妻。
这么一想,应阳更觉稳妥,反而不耐烦叔父韩阳君的忐忑不安,心有成竹说道:“凭乐阳的心计与美貌,必能让世子动意,再说大隆纳妾十分平常,贵族无妾才算稀罕,楚王世子见乐阳这么个美人投怀送抱,顺水推舟也会笑纳……此计达成,父亲也不愿让二弟与公主婚配,将月氏之子送上西梁王位。就算公主说服了大隆帝君赐婚朝臣之女和亲我庆氏,也无干大局,想必公主也不愿庆氏得个权臣之女为儿媳,这和亲人选本就无足轻重,将来嫁去庆氏,还不是任由父亲拿捏。”
很快到了四月,锦阳京的寒冷总算舒缓,迎来姹紫嫣红、万物复苏。
此年芳林宴也终于在众人翘首以待的期盼下,如期举行。
☆、第五百二十六章 众芳比才,昭显风范
远庆七年太后举行的芳林宴,也是为了盛待西梁公主来使,规模自然比往年更要隆重,不仅贵族子弟、名门闺秀受邀,也有不少命妇获诏入宫与宴。
午宴结束之后,众人随着太后移驾,陆续都到了御花园,这回甚至听说圣上也会亲临现场,赏评诸位闺阁的佳作,贵女们无不摩拳擦掌,暗下决心展示“毕生所学”力压西梁公主为首的异邦贵女。
太后听说庆氏嫡子伊阳君善长四艺,是有“国师”之称的薛瑶台亲授弟子,尤其琴艺出众,甚至提出让伊阳君为琴艺判者。
于是今年芳林宴上报名比琴的贵女就十分稀少,大多是些离及笄尚远才十一、二岁的闺秀,才不担心和亲的厄运降临在头上。这与往年琴之一艺上的鼎盛场面区别甚远,尤其已经十四的安瑾择选了“琴牌”时,眼见身边刚刚围坐着热议的贵女们忽然噤声的诡异态度,颇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错谔。
安瑾因为连国公府听学的机会都不再有,往常禁步内宅,小谢氏当然不会告诉她外头的风传,旖景又有意疏远,也没机会把外头的事告诉安瑾,安瑾尚且不知圣上有和亲之意。
楚王府里除了江月与芷娘,尽都受了邀请入宫,虞沨果然再度成为判者,这回他品评的是画艺。
而旖景显然又成了忙人。
不说十一娘与杨柳、彭澜粘着她不放,还得照管着安然与安瑾,首回入宫的卫昭颇得太后喜欢,拉着坐在身旁,俨然代替已经出阁的旖景,因守丧无缘芳林宴的秦子若,成了引万千瞩目的“新贵”这让旖景十分忧愁——就怕太后是动了娶卫昭成孙媳妇的心思,三皇子暂且不说,太子妃位一定要坚决回避。
旖景当然时时不忘关注卫昭,寻了空子就去太后身边打岔,不过这回没有秦妃在座,倒不会有人揶揄世子妃是在“争风吃醋”。
金元公主当然也是坐于太后另一侧,成为了万众瞩目。
旖景虚虚恍了在场贵族子弟一眼,就瞧见了不少人满面遗憾。
倾城之貌,可惜是西梁公主,还是唯一王嗣,万万不会远嫁大隆,众人神魂颠倒之余,未免感伤“镜花水月”长叹无缘。
再恍一眼,旖景也瞧见许多自负貌美的贵女们频频看来的挑剔不服。
这些名门闺秀,心眼如此狭隘,西梁公主远道而来,她们却难掩妒嫉,简直有失大国礼仪……世子妃完全不论自己也吃过一场飞醋的往事。
好在还是有彭澜、十一娘等大度的女子,不妒公主艳冠群芳,十分友好热忱地与金元交谈,表达对公主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