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妹妹的疼惜,说不定会让母亲好一番为难,再有阿景那一毛不拔的小器作风,三妹妹的嫁妆王府必然是一文不出,父亲也不会亏待了她……这么一来,西梁的聘礼必然丰厚,可都归咱们,又是和亲,三妹妹是公主身份,嫁妆必然是宫里头负责,咱们岂不是只进不出?”
小谢氏转念一想,这的确也是个好处,还是大有实惠的好处,一口气才堪堪咽了下去。
她却不知外头的于氏闻讯之后,倒在虞栋怀中好一番哀哀哭泣,无非是那些可怜女儿远嫁,生死再难相见的话,却十分贤良大度地奉承虞栋:“若非二爷当年坚持让安瑾认祖归宗,她也不会有这样的造化,妾身就是难舍,心里是为安瑾庆幸着的,瑾儿的命怎么也比治儿要好。”
虞栋有美在怀,又被这番梨花带雨却体贴人心的话哄得那叫一个豪情满怀,当即称誓,将来必然会让他们母子归宗,得个名份。于氏又是一番称恩〖道〗德,顺利从虞栋手中又讹诈了一笔产业钱银,握在手里打理。
而随着西梁使团返国,秦家庶支庶子与世家嫡女一桩婚姻悄无声息地走了定礼,卓尚书之母某日忽然就被魇着了,虽无大礙,卓尚书仍然还是大行善事施粮施药为母亲消厄,赢得一片善誉,与此同时,又有御史终于关注起太子妃位空悬的事来,以储君尚无嫡子实非国之幸事为由,上谏早册太子妃,为君国延续嫡嗣,有数人附议,称两位侧妃系出名门,贤良淑德,皆可为太子妃。
可韦妃子嗣艰难,自然不能延续嫡嗣,当然没有人明说此言,君上自有理论。
偏偏这时候卓尚书的善行引起一片盛赞。
当众人皆以为太子妃位非卓妃莫属之时,韦妃却被诊出怀有身孕。
远庆七年五月,天子下诏,册韦氏为太子正妃。
☆、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险
而就在这年五月,又有喜讯传至楚王府。
这日旖景正与几个丫鬟有说有笑地做着针线,经过一些时间的“修练”世子妃做上一套贴身穿着的里衣已经再不艰难,针脚十分齐整平顺,不过关于绣功……老王妃的建议很实在“还是交给丫鬟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