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之再许芳华 > 第449章完结

第449章完结

珠,又与胡夫人内侄巩郎有青梅竹马之谊,无论胡夫人抑或潼阳其实都不想与大君联姻,被这母女俩影响,伯阳君也认为妹妹嫁入大君府的可能微末,与其与庆氏一样妄想,莫如着意交好大君与宛姓,才有可能重振家声,将来再度掌握大权,不过胡氏家主竣江公虽好酒色,能力不显,却极度贪权好胜,自己没本事,还把着掌家大权不放,完全不着眼大局,只为一时之气与庆氏屡屡争执,他想让潼阳嫁入大君府,完全就是为了与庆氏争强。”

这么说来,胡氏仿佛只有家主对大君势在必得,潼阳本身并不愿意,胡氏母子的盘算是讨好大君与宛姓,并非与“倩盼”或者金元公主争夺将来后位。

虞沨微挑眉梢:“安瑾,庆氏宗家应当有玉转的耳目吧?”待得了安瑾肯定的答复后,虞沨轻轻一笑:“利用她们把吉玉曾经受辱之事传扬出去。”

如此一来,胡氏潼阳便能进一步得知“倩盼”的受宠程度,越发打消了与之争宠的念头,却势必不会放过这个打压庆氏的机会。

“有劳娘子,最近常去庆氏宗家,对胡夫人谏言,这是打压庆氏的机会,应当与大君府来往,想办法与‘倩盼’交熟,娘子可直言欲接下大君府的绣活,希望胡夫人与潼阳代为引荐。”虞沨说道。

这就是要利用胡氏,好让肖蔓有接触旖景的机会,虞灏西虽然认识金七郎,但应当不曾见过肖蔓,西梁不似大隆,各府都有绣艺出色的婢女,实际上西梁的绣坊大多是去大隆聘请的绣娘,以便为贵族们量身定做衣裙。

肖蔓的绣坊是挂在沿氏旗下,他们夫妇二人并非西梁本土人士的身份并未传开,只要金七郎不出面,肖蔓还不至于引起大君府的怀疑。

“若你能面见旖景,当小心谨慎,不需多言,只需试探她是否当真失忆。”虞沨嘱咐。

这事且算计定,虞沨又问安瑾:“因为大君,西梁王只怕会动摇立金元为储的念头,依三妹妹看来,金元公主究竟作何打算?”

☆、第六百三十四章 墙里墙外,暂不得见

其实西梁王要立太子孤女为储,使金元以女儿之身执掌江山,这事大不容易,别说庆、胡两家会从中做梗,只怕连宛姓内部也会发生争执,因为西梁王就算无子,又基于各种原因不能贯彻“嫡女夫继”或者“嫡女子继”,若依礼法盟约,也当在宗族内部择嫡系继位。

当今陛下宛璋其实是逼君篡位,通过政变将他的嫡亲弟弟置于死地,胁迫先王禅位,先王虽没了别的子嗣,但先王还有嫡亲兄弟、还有嫡亲伯叔,宛姓仍有嫡系子侄存在,不过并非宛璋这一支而已。

金元公主要想继位,必须依靠强权,而并非礼法。

故而,胡庆两家势必要打压,从根本上废除三姓执政,金元还必须要收服宛姓诸贵示忠,才能承继王位。

眼下,宛姓宗室虽多数对王权震服,却也有人暗怀野心。

这样的情况下,虞灏西突然从天而降,回归西梁,成了礼法有据的继位人选,相比金元更为名正言顺,而不需要大动干戈。

他有薛国相鼎力相助,这回若能立得军功,足以在西梁立威。

这是虞沨目前所掌握的情况,但他拿不准金元究竟有无与大君争位之心。

而且对于金元的品性究竟如何,虞沨其实没有把握,所以想听听安瑾的见解。

“若是西梁没有大君,金元势必要力争王位,但这时,以我看来,公主她似乎并没有争权夺势之心,而是一心为西梁将来的强盛打算,整副心思都在废除政会上头,对大君更无敌意,实际上就算大君登位,以金元的威望,将来也会涉政,大君到底不是宛姓,宗室们还需要金元平衡。”安瑾说道。

虞沨颔首:“也就是说,西梁王很有可能会促成大君与金元联姻,才更利于宛姓宗族团结,西梁政局稳定。”

先太子健在时,因为嫡子先后夭折,更无庶子,对金元的教育就十分注重,金元七、八岁时大概就已参政,协助父祖批阅奏章,后太子意外身故,金元更受祖父着重培养,年纪小小已经做出了好些益国益民之事,谏言政令,出使属国,声威日重,这位就算执掌江山也算够格,当然是将来王后的最佳人选。

其实虞沨认为,虞灏西若得这么一个贤内助,西梁今后势必突飞猛进,就算暂时不能与大隆相提比论,十年之内,征占西南诸国不成问题,说不定会力压北原,成为仅次大隆之邦。

倘若大隆再生内乱,或者君帝无道以致权勋横行民不聊生,说不定不出三十载,反而会受西梁威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