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流传甚广关于龙武军民夫的一个故事,据说在河北的时候,一次龙武军所属的数百民夫,在没有任何武装护卫下,押运粮草过路,正好遇上一股二千多人的流窜乱军,本来这种情况下,结局可想而知了,但没有想到的是。
带到附近的太守得信,召集了足够的人手,冲冲赶来应援,看到的却是一个用粮车排成的车阵在燃烧,而铺在车阵外围的一地尸体,足有千人之多,这些民夫正在收拾地上的兵器。本还以为这是一次刻意伪装的诱敌行动,但随后在龙武军的营地里看到,这些人的确是真的民夫,于是都被震撼了。自此,龙武军的民夫都能当正军的候补之类的种种传闻,就不禁而走了。
……
随着最后一路叛将能元皓,自占据的北海郡退走,自此河南境内基本平定、但是平定了不等于就安定下来。
作为令狐潮肆虐河南淮北时,留下的众多烂摊子之一,是满地流窜的盗匪,这位逃跑专家每次被打败后,就总有一些溃散的部众,在地方流为盗匪,啸聚为贼。
因此那位御使大夫张镐,作为新河南节度使的任上,不仅有治军整兵的任务,保护春耕,组织抢种,恢复生产和民生,也是必要的举措。他的南下,就是为了打破那些守臣各据相持的局面,将所有的人力和资源统一起来为前方服务。
但是这位大老还提出了一个让我很意外的要求,希望借调一些人手和资源,用龙武军的训战之法,在河南练一些新军出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代价的接受一些地方帮助练兵的请求也不错,一拍两合
于是我那些整天鸡零狗碎剿匪剿得憋闷无比的部下,又找到一个新的宣泄渠道,就是用尽一切办法狠命操练那些地方部队,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军队是熔炉。
所谓,
天下熙熙,具为利来,天下攘攘,具为利走,龙武军既然占据了江南交通要冲和京杭大运河的便利,随军的商人们,当然也就发挥商家本色,就地开门做起生意来,也是财源滚滚。一时间河北的金银宝货,江南的丝米茶盐,还有各种地下的拍卖会,在彭城驻地的外围,商肆往来车水马龙,仿若闹市的繁荣。
厚厚馈送走这位密使后。
“范阳那里,还是没有消息么?”
我回道大帐对着,沙盘前忙碌的参军、幕僚们开口道:
“回军上”
负责兵曹和军情一组的带队参军,站出来回话。
“范阳那里防备严密,其地民都是九边三镇的军户和羁縻归化的胡人,基本不接收流民,自从与朝廷会谈开始,就查禁极严,大力防备刺探,我们的人很难靠近进一些要紧的所在,若非有那些栗末旧族的掩护,甚至公开活动都很成问题的”
“这样啊”,可惜兵曹下的那些自各族的俘虏,策反为反间的工作,一直进展很慢,而老猫手下那些的探子眼线,多是来自民间,发展起来,有很大地域局限性。
“报”
就听高喊一声,通传进来。
“解都知一举破敌,解了颍川之围,杀获各三千”
顿时有参军接过军告,将其贴到案墙上去,供左右围看纷纷
“这算是吕郎将高郎将他们,击走叛贼大将能元皓,之后又一大捷么?”
“只是这位解大人,居然让对方主将给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