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幻之盛唐 > 第900章完结

第900章完结

为了更好的传道而对统治者的妥协也不乏其人,

信光的师傅窥基和尚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师兄,就是私通唐太宗最宠爱的高阳公主,给贞观宰相房玄龄之子,本朝前宰相房倌的叔祖戴绿帽子的一代风流和尚辨机。lehukids.com因此这一脉与皇家的关系相当密切,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笑了起来:“改善之法,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非真心向佛者不能行而已。”

信光道:“愿闻其详。”

“除第一害,便是选真去伪。但凡剃度,不得私下行之,须仿科举,察其品行端正否,考其佛经通熟否,问其佛理明晰否。若三者皆备,则为有心向佛者,许其为居士。命之行于僻野之乡,行善积德,或三年,或五年,或十年,期满再考,若中,则可为和尚。如此,则能存真和尚,去假和尚。世间有一万个真和尚,胜过一万万个无心向佛的秃头。”

信光展颜微微一笑道:“开府所言甚是。本朝对佛子也有考核之法,只是不甚严格尔。”

我继续说道:

“除第二害,要点就在端正佛门子弟理财用钱的态度!”

信光又问道:“如何端正?”

“佛家募钱财何用?一是自养,一是济世。自养需设制度,方丈月钱几何,长老月钱几何,知客月钱几何,沙弥月钱几何。若所取过其所需,这和尚便是贪!便是六根不尽!至于募钱而来的钱财,若自养有余则当用于行善济世,而不是去满足僧众的私欲。”

这话一出,他们的陈荣和自定,似乎再难维持住,除了头排若有所思或是正容肃然的外,后面已经传出些许遏制不住的骚动和窃窃私语,我这才注意到,大殿外面,还有大群随同的弟子什么的,正在等候消息,表情有些激动和惊异、惊疑什么的。

“还有就是……”

我想了想又补充道

“济世亦需立制度,依我看,佛门济世以如下五事为先:一是义葬,平时收敛鳏寡孤独老病无能自葬者,瘟疫灾荒则收无主野尸,火化入塔,颂经超生;一是义医,募名医,或自习医术而为医僧,给贫者施医赠药;三是义食,常开粥厂以待贫者;四是义学,收三教经书供寒士研读,设学僧教贫家小儿识字;五是义仓,丰熟之时则收购稻麦,以待灾年助农赈贫。”

看着他们的表情变化,我又笑道:

“这些善事,其实都是为政府之助。如义仓一项,并不是要佛寺独立解决灾厄,政府自然另有备荒之仓,佛门义仓只是补充而已。而若佛门弟子能本着良心办这等好事,当寺院财竭之时,公家岂会袖手?”

“其实不用朝廷号召,我们也多有赈济之行,倒未必要官府介入的……”

这次说话的,却是同为少林下院,河洛另一座大禅林永宁寺主持,我记得他自我介绍叫寂元。

“大人是不是忧虑过甚了……”

“忧虑当然是有的,象你少林门下,既有重资,复有田土、人口,还要背着朝廷收买人心,说你不想阴循不轨有所图谋,谁肯相信啊……”

我深深看了他一眼,微笑了起来,笑的他们有些毛骨悚然。

“上述三害相加,为祸更大!如方才所言,家国危亡,佛门焉能独存?大家一起倒霉,你们和尚也别想躲得过去!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是个明智点的皇帝宰相都要先灭佛的!”

“灭佛……”

这下那些城府和气度最深的高僧大德,也忍不住动容起来,似乎让他们想起什么不好的回忆。

我嘿然冷笑起来,记得史上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就是发生在数十年后啊,如果他们不识相,我也不介意扮演幕后黑手,变成现在进行式。

(再次感谢阿菩的构思和设定,如有巧合,绝对不是雷同)

敲打完这些和尚,我并没有急着回到洛阳,干脆假公济私到那些禅林里游览起来。至于他们怎么想怎么消化这其中的意味,那就不是我的事情了。

晚饭的时候,柏谷寺专门制作了一席精致的罗汉斋,素肉的鸡鱼栩栩如生,看着也是大有胃口,这时却收到一封通政司转来的陈条,

乃是度支郎中刘晏上书,请求修建登(州)安(阳)直道和实行分曹制。

这位前阉党的干臣,投附了宰相李揆门下后就一直很低调,这次一反常态大张旗鼓的上书,极力主张大兴海运,将正在施行的海漕制度变成长久的国策,因此对海运极尽赞美之词。

所谓“千料浮海巨舶,一船千万粟,而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