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顺、营口登陆战,到盛京攻防战,再到这次的松山会战。整个辽东战役胜利的意义对明军来说不仅仅是将满清主力赶出关外,占领辽东。更重要的是辽东战役开创了明军海、陆两栖联合作战的先河。用实际战果证明了制海权的重要性。松山会战则是明军同准火器军队进行的首次野外会战。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此次会战,也是明帝国军事体制的机动性和火力,与欧洲体制的重量和动能的首次交锋。第二次松山会战的胜利同时也证明了。明军经过五年多的实战与努力,终于由一支冷兵器军队蜕变成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热兵器军队。
然而当现世的人们弹冠相庆松山大捷,后世的学者研究松山大捷时。人们似乎总会忽略同一时期另一场发生在黑龙江上的战斗。这场战斗规模和战果虽远不及第二次松山会战。但其意义和影响却丝毫不逊于第二次松山会战。
第20节 宁古塔将军
连绵起伏的大兴安林,寂静无声的白桦林。一条湍急的大河静静的穿过这片广袤肥沃的黑土地直奔萨哈连乌拉。世居在此的达斡尔人称这条大河为“精奇哩”江,即鄂温克语“黄河”的意思。而“萨哈连乌拉”则是满语“黑龙江”的意思。大河的两岸犹如星盘般布满了达斡尔人的村庄。碧绿的草场上骏马奔驰,牛羊成群。耕过的土地黑油油的,种着大麦、燕麦、黄瓜、荞麦和豌豆等等诸多庄稼。成片的果树上结着苹果、梨、核桃和榛子等诱人的水果。从茂盛的原始森林中不时的还会传出达斡尔猎人们豪迈的歌声。他们都是最优秀的猎人。可森林中的黑貂、红狐、玄狐、大山猫却多得打都打不完。
时值八月,精奇哩江两岸气候宜人,再过数个月地里的庄稼就能收割了。然而数个月来精奇哩江附近却是一片萧瑟,人烟稀少。艳阳下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一群身着锦衣亮甲的骑士迅速穿过了白桦林来到了一处村庄外。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副异常凄惨的景象。这座往日炊烟嫋嫋,美丽富饶的达斡尔村庄现在却成了一片燃烧着的残垣断瓦。村里的村民似乎也早已四散逃离了,整个村庄空无一人。偶尔从树林中传出的几声鸟鸣,就算在大白天也听得人毛骨悚然。
面对眼前的情景马背上为首的一个全副武装的老骑士脸上露出了一丝痛苦的神色。只见他翻身下马径直走到了田埂前。虽然离收获的季节还差几个月,但就象村庄一样,这里也遭到了洗劫。田间原本种植的燕麦等农作物如今只剩下了一些零散的麦杆。眉头紧皱的老骑士蹲下身子,伸手抓起了一把泥土。这是一把黑油油的肥沃的黑土,然而老骑士攥在手里却觉得异常的刺手。他仿佛看见了农人倒在田埂间;仿佛看见了牧民被射落下马;仿佛看见了一群荷枪实弹的罗刹正在追逐身批兽皮,手持弓箭的猎人。想到这儿老骑士的手不由攥得更紧了。仿佛恨不得要将这黑土中浸透的鲜血攥出一般。
“将军,村子里已没人了。我们是否继续追击下去?”
一个部将的报告打断了老骑士的思绪,他不禁抬头望了望那个站在身旁的部将。这是一个异常年轻的骑士,圆圆的娃娃脸上似乎还稚气未脱。可他现在的表情就象一头发怒的幼虎一般。似乎只要老骑士一声令下,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追杀那帮凶手。然而老骑士却起身果断的命令道:“不,咱们回乌扎拉大营去。萨布素,你去写封信给巴尔达齐额驸。请他尽快疏散附近的族人,坚壁清野。”
“是,将军。”萨布素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老实的接下了自己的任务。别看萨布素不到二十岁的模样,可他却已经官拜宁古塔总管笔帖式了。至于眼前这位年长的将军,则是宁古塔将军——巴海。对于自己的上司巴海将军萨布素心中充满着敬重。至于巴海将军作出的决定萨布素自然也不会有疑问。只是一想起又让那些“罗刹鬼”跑了,萨布素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甘罢了。
是的,那些畜生是一群罗刹,一群“吃人罗刹”!不知从何时起黑龙江的上游突然出现了一群蓝眼睛,红头发的怪人。起先当地达斡尔人友好地接待了这群自称是“哥萨克”的人。给他们送去食物、柴火等等物品。可他们不但不对达斡尔人的友好表示感谢,反而绑了达斡尔人的头人做“人质”,对他们进行漫无止尽的敲诈勒索。这自然引起的当地人的不满和反抗。然而这群哥萨克却比恶狼还要凶残。凭借着手中的火枪大炮,他们肆意摧毁村庄,洗劫百姓。哥萨克将俘获的男子全部淹死,将他们的妻儿以及貂皮“劈分”。甚至在冬天缺少食物的日子里,象猎杀狍子一般猎杀当地百姓来食用。种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