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长征前后的岁月 > 分章完结阅读16

分章完结阅读16

表大会的开幕式时,会上有人提

出应当援助福建政府的提议,但“左”倾关门主义者以“福建政府也是军阀”为

由撤销了。甚至有人还当着福建代表的面,骂福建政府:“比公开打着反革命旗

号的反革命还要坏。”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和《红旗周报》发表一系列文章,中共六届五中

全会的《政治决议案》中,都把福建人民政府说成是“为挽救破产的反革命的统

治,并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强盗行为施放烟幕弹”,“是为反对苏维埃,替法

西斯铺平道路”……

福建政府尚在摇篮之中,便四面楚歌,政治上孤立无援。陈铭枢“只要一通

电发难,全国将一呼百应”之幻想化为泡影。

仅仅一个月,国民党的“讨伐军”各部已各就各位。

(1 )蒋鼎文所率第二路军,辖李玉堂第三师、李延年第九师,由赣南窜入

闽境后,经崇安、建安、建阳,通过建瓯南进,先头部队已抵延平附近。

(2 )张治中所率第四路军,辖王敬久第八十七师、孙元良第八十八师,由

浙江窜入闽境,经仙霞岭、浦城、建瓯,前锋已追近古田附近。

(3 )卫立煌所率第五路军,辖宋希濂第三十六师、李默庵第十师、刘勘第

八十三师,由赣东窜入闽境后,经邵武、顺昌等地,先头宋希濂部抵延平附近。

(4 )被蒋介石计为三十九军军长的刘和鼎,率第五十六师已由建瓯南进到

达延平北部地区,有进攻延平模样。

(5 )后续部队汤恩伯纵队,所辖冷欣第四师、王仲廉第八十九师,由赣东

窜入闽境后,已在由邵武向顺昌前进中。

说来也有意思,这些“中央军”曾与蔡廷锴是并肩作战打日本和打红军的盟

友,如今剑拔弩张,你死我活。

与此同时,日、英、美军也对福建政府炫耀武力,予以威胁。福建沿海日本

第三舰队球磨、时风、安云诸舰,英国兵舰白宫号,美国兵舰杜沙尔号,以护侨

为名,在闽江口及厦门等地进行威胁。

蒋介石如此大兵压境,为陈铭枢、蒋光鼐和蔡廷锴所不曾料及。十九路军虽

说有七万之众,但步调不一致,有的不听指挥。部队散落四方,处处设防,没有

机动性,十分被动。

福建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主要讨论作战方针问题。李济深、陈铭

枢、蒋光鼐、蔡廷锴、黄琪翔等均出席。面对不利的军事形势,会议意见分歧很

大。

蔡廷锴提议:集中主力在闽北采取主动,先行消灭狡猾多端的危害十九路军

最大的刘和鼎杂牌部队,继而南下,与东进之敌在建瓯以南、顺昌以东地区作战,将敌第一批先头部队击败,争取有利的战略形势。

蒋光鼐则提出:敌既决心用军事来进犯,迎头痛击即便胜利了也还不能解决

战场问题,因敌军后续部队力量强大,如过早使我军主力激战,损失我有生力量

后,等于不攻自破,全局失败。因而,宜将主力撤闽西南,背靠红军持久抵抗,

或将主力往闽东方向,突入浙东,打乱敌之进攻计划。

陈铭枢、李济深、黄琪翔等人则认为,福州乃人民政府首都,非万不得已,

决不放弃。我主力有限,不宜分散,应集中确保福州,扩大政治影响。

他们认为蔡、蒋的计划过于冒险,撤闽西,又过于消极,影响革命士气。

围绕上述三案,展开了激烈辩论。军委会及参谋团大多数人主张守福州,于

是便正式通过了放弃闽北守福州的方案。蔡廷锴、蒋光鼐见大家如此,亦不再力

争。

这次会议所决定的军事方针,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不到一个月,十九路军在

福州外围战中,遭受蒋军的沉重打击,福州危在旦夕。

1934年1 月10日,李济深、陈铭枢等匆匆布置疏散政府人员,决定放弃福州

择地再战,重要人员先回香港,等局势稳定下来再计。于是,人民政府便开始解

体。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黄琪翔等乘飞机,陈友仁、徐谦、

章伯钧等乘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