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仗怎么打,还要不要突击,往哪里突击?
李德彷徨徘徊,无计可施,他在电台旁边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这一仗打
糟了,怎么办?往哪里突?用什么办法才能打败蒋介石的围困?‘我当时心里很
纳闷,自己当了六七年红军,可从来没见过我们红军打这样的败仗;也没听说工
农红军会这样愚蠢,集中主力去投敌人的罗网。husttest.com“
进攻红三军团巴掌形阵地的是陈诚嫡系第十八军之第十四师。黄维是该师师
长,他在给上司的战报《广昌附近巴掌形山及新人坪之役》中虽有不少
诬蔑夸耀之辞,但也客观反映了对手的英勇顽强,现节录于下:四月二十七
日拂晓,第十一师之靳团分三路兵力向巴掌形攻击。匪凭险顽抗约二小时,我军
三路同时向匪阵地最高点之堡垒突击冲锋十余次,匪伤死颇多,乃退窜会合该山
南端之匪,企图顽抗。我官兵奋勇战斗,激战又两小时,速破匪堡十余座,占领
该山最南阵地。匪复结集重兵向我猛烈反扑,我乃运用机枪火力压迫,匪始不支,
向南山中溃窜,时上午9 时30分,巴掌形一带已为我完全占领。
广昌保卫战,历时十八天,红军伤亡五千五百人,占参战总兵力的五分之一。
彭德怀的三军团,损失最为惨重,伤亡二千零五人,占军团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朱德在广昌红军野战医院看到源源不断抬下来的伤员,痛心地说:“红军从
未打过这样的仗呀,伤亡太大了!”
“永久工事”的梦幻被炮弹炸得粉碎,赤色广昌也危在旦夕。博古、李德不
得不接受了彭德怀的建议,放弃广昌。
4 月27日深夜,野战司令部命令:撤出广昌城。
次日上午10时,陈诚部队开进广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在这一天的社论中,还向
苏区的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号召:“保卫广昌!”
“我们的口号是‘胜利或者死亡’!”
“无论如何要胜利,要粉碎敌人!”
撤出广昌后,野战司令部于29日晚在头陂召开会议,总结广昌战役,讨论下
一步行动计划。
参加广昌战役的各军团主要负责人被通知与会。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治
委员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李卓然;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
员杨尚昆、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
朱瑞;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等,分别从各自驻地赶到野战司
令部所在地头陂。
野战司令部设在头陂村的一个祠堂里。野司的首脑们——朱德、博古、李德、
顾作霖等都住在这里。
博古提出开个会。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以来,尤其是眼下刚刚结束的广昌
战役,直叫博古闷闷不乐,压抑万分。苏区北大门被撞开,他问李德,今后怎么
办?以后的仗该怎么打?保卫黎川,保卫广昌,结果一个都没有保住,“御敌于
国门之外”几乎成为泡影,怎不令博古焦急?反“围剿”战争的策划者李德,面
对一连串的失败,面对博古的问题,手足无措。他所有的看家本领“堡垒对堡垒”、
“阵地对阵地”、“短促突击”一个也不管用。
尽管如此,无论李德也好,博古也好,都不肯承认他们的军事方针、战略战
术原则是错误的。
该来开会的人基本都到齐了。博古环顾了一下四周,见有近二十人,但唯独
不见第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杨尚昆见博古询视的目光,便起身解释道:“彭德
怀同志到军团医院看伤员了。我们出来时他还未回,他知道要开会。”
博古很不愿听这种影响情绪的话,他立即言归正传:“我们开会吧!”
没过多会儿,彭德怀脸色阴沉地进来了。待他弄清会议议题,便向旁边的人
发牢骚:“这个李德,你怎么不从苏联带几架飞机、坦克和大炮到中国
来打正规战呢?“彭德怀声音并不大,但周围的很多人部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