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师、新的军团”,还提出“准备
配合红军主力进行反攻”。bookzun.com在项英的计划中,除了扩充队伍,大摆摊子外,还打
算搞军事学校,搞兵工厂,一切如同过去,企望再搞起一个大的根据地。
他不愿意把得力的干部分配给地方,不愿把比较像样的武器装备分配给地方
部队和游击队。相反,他主张把地方游击队改编成独立团,将勉强出院的伤病员,
都充实到红二十四师主力部队。项英说:“我们有主力二十四师,再加上独立团,
这十多个团可以消灭敌人一个师。”
项英希望打硬仗,打大仗。他说了很多,谈得很乐观,似乎看见了不远的胜
利。
与其相反,陈毅倒把困难想得很多,把局势看得较严峻。
陈毅提出要改变旧的斗争方式。“过去是大规模的根据地,扩大红军,突击
征粮,从上面布置,贴标语口号,出版报纸,发布新闻,大兵团正规作战,地图
上作业;设医院兵站,积草囤粮;政府摊开办公,门房收发,签字收据,文件抄
得清清楚楚、印刷出来,一印好多本发下去;开会要一个星期、十天,一个负责
人报告要三天三夜,从国际形势谈起……这一切都不行了,全要收起来。大家全
部脱下军装,穿上便衣,背起快枪,打游击去,让敌人找不到目标。地委、县委
就是指挥官、游击队长。三三两两,七个八个,搞他几百支、几千支游击队,看
你怎么抓得完?我们打麻雀战。麻雀几十群、几百群,你能消灭一群,不能消灭
几十群、几百群。”
陈毅对野战军胜利班师不抱希望,他认为野战军到湘南站不住脚,到湘西也
站不住脚,到贵州也站不住脚,到云南到四川甚至更远的地方都不行。
根本不要打算依靠主力,联系不上的,只能依靠我们自己。敌人几十万大军
紧紧盯住野战军,能够不被消灭就算好了。他们管他们,我们管我们。
陈毅还提出,把第二十四师和独立团分散到各县去,作为游击战争的骨
干力量。不能打游击的党的高级干部转移出苏区。
陈毅的一番话,令项英很不高兴,认为完全是“失败情绪”。作为第五次反
“围剿”前期作战的主要指导者之一,项英当然惧怕别人说“失败”两字,他责
备陈毅说:“你情绪不好,悲观失望。”
陈毅不服气,说:“我对革命从不悲观失望!承认失败并不是悲观失望,而
是政治上坚强的表现。”
见陈毅这么说,项英问道:“你想走吗,离开中央苏区?”
“我现在不作这个打算。”陈毅说,“我只希望伤口好起来,反正中央苏区
搞垮也不是一两天的事,起码也要两三个月。我的伤好了,能走路,能跑,就没
有什么问题了。”
陈毅又说:“我不走,中央有任务我要留下来,总能起到一些号召作用。
中央苏区留下了一万多名伤兵员,我也是其中一个,我留下来,伤员们也就
没话说了,我毕竟是高级司令员呀。“
显然,陈毅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央赋予中央分局的“训令”使命,项英
不敢贸然表态。
党的纪律是下级服从上级。项英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分局书记,陈毅只
是中央分局成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中央苏区的决策权由项英说了算。
1934年10月20日,项英在《红色中华》第243 期上发表题为《开展广泛的群
众游击战争保卫中央苏区》的文章,号召苏区军民“全体武装起来,组织游击队,
加入游击小组,发展最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胜利地保卫我们中央苏区”。
就在中央红军主力突破粤军信丰、安远及王母渡封锁线的第二天,项英接到
中革军委的命令,正式成立中央军区,由项英任司令员兼政委,龚楚任参谋长,
贺昌任政治部主任。
龚楚,广东河源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湘南起义和井冈山的
斗争。1931年底由上海进入中央苏区。先后担任红七军代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