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愉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伏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国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3-2玄德借刀除吕布 孟德借刀亦借人
----------------------------------------------------
【玄德借刀除吕布】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冬,曹操攻打吕布的根据地下邳,因吕布有勇无谋而多猜忌,不用陈宫建议,诸将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战多败。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敌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198年2月7日)下城投降。
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布叫曰:“缚太急,乞缓之!”操曰:“缚虎不得不急。”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曹操颇为心动,照常规推断,凭曹操的胸怀、气度和智慧,抓获吕布后,不杀而收为己用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吕布武艺超群可谓是“天下第一条好汉”,关羽、张飞、刘备三英战吕布,居然不分上下;何况吕布也有意投降,而且有点不自量力地想当曹操的副手及先锋;在那个封建时代杀降将则不义,何况当时曹操又非常需要将领。从曹操容忍祢衡之骂、放任关羽过关斩将的逃逸来看,曹操完全有这个胸怀。
但曹操也还是有点疑虑的回顾玄德说:“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此吕布先认丁建阳(丁原)为义父,后杀丁原投董卓又认董卓为义父,以后又杀董卓纳其妾貂婵而自立门户,后又投袁绍袁术……此等不光彩的历史曾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如此反复无常又无义之人养之无异于养虎。于是曹操毫不犹豫地杀掉了吕布,刘备也顺势除掉了日后的一个竞争对手。
当然我们在此也不能否认另外一种可能:曹操偏向于杀吕布,但由于吕布愿降,因此多少有点担心毁了声名,于是故意征求吕布的敌人刘备的意见.恨死了吕布的刘老先生趁机放火,曹操毫不犹豫顺势而为.从这个角度说,是曹操、刘备合谋杀了吕布.
【孟德借刀亦借人】
公元194年前后,袁术割据淮南、曹操复仇徐州、刘备争雄、吕布偷袭……中原之地,战火纷飞。曹操征袁术之时,适逢荒旱,十七万大军日费粮食巨大,曹操催军速战,无奈李丰这厮等人就是闭门不出,相拒月余后粮食将尽,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