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 分章完结阅读16

分章完结阅读16

1月13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捎信给英、法『政府』。bjkj66.com表明美国『政府』1932年1月7日的立场没有改变,不承认伪满洲国。他认为,如果日本得以将其意志强加于远东,并取得对于全世界尤其是国联的外交胜利,那么一次大战以来,国联建立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的种种努力将前功尽弃,付之东流。

在法国,l月16日,人类权利同盟在巴黎开会。出席会议的巴黎大学教授和其他一些知识分子致信法国『政府』,要求宣告日本是侵略者,要求法国『政府』在国联中主持正义,援引国联盟约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

所有这些国家都使十九国委员会对日本态度趋于强硬。2月17日,国联特别大会以42票赞成、l票(日本)反对,通过了《国联特别大会关于中日争议报告书》,指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伪满洲国的罪恶事实,要求日本遵照国联已通过的决议,把军队撤到“铁路区域”以内,并定出撤军的方法、步骤和期限。

中国代表接受报告书,但对报告书某些缺欠表示遗憾,希望国联进一步根据盟约对日本进行制裁。

日本对报告书极不满意。3月27日,日本『政府』向国联发出退盟通知,并发表了退出国联的声明。

日本退出国联是它在道义和外交上的失败。一年来,日本军国主义的倒行逆施在世界人民面前日益暴『露』出其狰狞的面目。日本在外交上已十分孤立,才不得不退出国联。而这一举动,更使日本与国际社会对立起来。

中日两国在国联中的外交斗争至此告一段落。但日本的侵华战争,却没有划上休止符。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31. 中日谈判破裂

——中日大战在即

1935年12月,张群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张群是蒋介石早年在保定军校和留学日本的同窗,与日本朝野有密切联系,曾多次作为蒋的私人代表出访过日本——1927年蒋下野后访日时,参与同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会谈;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时,奉命与日本交涉;为东北“易帜”,再去日本疏通。

蒋介石如今既要改变过去一贯屈辱退让的姿态,又不能立即与日绝交开战,在外交上是要缜密掌握巧妙周旋的。张群自是最佳人选。

张群走马上任,如履薄冰。“亲日”名声在外,而此时“亲日”简直就等于“卖国”和“汉『奸』”。就在他上任不久,也就是汪精卫被刺的54天后,汪的对日外交副手,以“亲日”著称的外交部次长唐有壬,又被“牛华青年抗日锄『奸』团”击毙,给张群以极大刺激,何况自己的名字也赫然列于“锄『奸』团”的暗杀名单之上。

他与蒋介石分析了国际国内诸多因素,认为日本侵华日益扩大,中日之战势不可免,除应加紧与英美联盟外,还应与苏联修好,共同对日,集中精力作抗战的各方面动员和准备。因此对日外交谈判,应据理力争,全盘调整中日关系,否则国民党将为抗日救亡的怒『潮』所倾覆。

12月20日,张群以外交部长身份,第一次与日本驻华大使有吉明会谈。张群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开宗明义地宣布中日交谈要“商讨中日问整个关系之调整”,“解决中日之纠纷”。同时提醒对方“特别注意”:“在进行商讨解决中日双方问题时,日方在华北一切行动务须停止”,这无异是给日本在加紧策动华北“自治”的鬼魅伎俩当头一棒。日本大使自以为新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是囊中之物,提出要国民『政府』授权给该会委员长宋哲元“以就地解决中日问题之全权”,张群当即予以拒绝,坚持“两国必须依正常办法,经由外交途径进行交涉”,“不理枝枝节节的交涉,不采取地方交涉的办法”,而就两国关系“有一个整体的调整”,堵塞了日方华北“自治”化的无理要求。日方十分惧怕正在全国迅猛发展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在这次会谈中提出: “学生运动逐渐扩大,殊堪忧虑,拟请注意”,意欲中国『政府』加以镇压。张群回答说,“学生何以有此举动,应请贵方亦特别加以认识”,予以反击。日本大使在这次会谈中处处碰壁,末了摆起架子对张群说: “本人不常在京,有时或嘱须磨(注:即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须磨弥吉郎)前来商谈。”张毫不相让,答以“只限阁下与本人商谈,恕不与须磨接洽”。人们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有的这份会谈记录可以看出,张群与日方的第一次会谈,即已一改过去中日交涉中的委曲求全姿态。

此前,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