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些地区的成年居民投票。
真纳不同意,他况,这样一来,甚至在这样划定的地区,自决权也不是由穆斯林行使,而是由所划定地区的居民行使。
甘地提出的第三个条件是:如果投票的结果赞成分离,那么,就在印度摆脱外国控制以后,着手将上述地区组成两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真纳反对说,那样就太晚了,必须立即动手,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甘地的第四个条件是:英国人撤走以后,建立两个有主权的国家。这里所说的“主权”,不包括外交、国防、内部交通、关税、商务等方面的权力。这些权力应由双方共同行使。
真纳寸步不让,所有这些事项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不能委托给任何中央权力机构和『政府』。
甘地提出的条件真纳一条也没有接受,谈判宣告破裂。
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甘地等国大党领导人过分强调印度教文化传统,疏远了广大非印度教群众,穆斯林的宗教、风俗习惯未能受到尊重,他们的利益未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提出建立巴基斯坦的主张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真纳所说的“两个民族”的理论,尽管当时实践上有充足的理由,但今天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根据宗教信仰划分民族,并进而主张成立国家,这在理论上是不妥的。会谈结束后,真纳强调说,穆斯林同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是深刻的,解决分歧,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把印度分成两个独立自主的部分,即巴基斯坦和印度斯坦,承认全部西北边省、俾路支、旁遮普、孟加拉和阿萨姆是独立自主的穆斯林领土。真纳进一步阐明了巴基斯坦这一概念:巴基斯坦应是一个民主的、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它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东部包括孟加拉和阿萨姆两个地区,西部包括西北边省、俾路支斯坦、信德和旁遮普。两部分领土之间隔着印度领土,相距1000多公里。
甘地与真纳谈判的失败,表明两大教派和解无望。印巴分治,看来已不可避免。
世界历史回眸精典文库——启迪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48. 莫斯科外长会议
——美国为『插』入欧洲事务做准备
1947年3月问,美国草拟“援欧”方案,此时正值美、苏、英、法4国外长在莫斯科开会,具体讨论德国、奥地利问题。马歇尔在会上提出德国经济统一的问题,但被苏联否定。会议开了l个多月毫无结果。会议结束前,马歇尔拜访斯大林,斯大林对国际问题及德国问题均未具体表态,只是说,“如果达不成协议,那又有什么关系?我们下次可能达成协议,下次不成,可以等再下一次……必须有耐心,不要悲观。”
莫斯科外长会议结束后,马歇尔抓住斯大林的上述谈话,为美国加快“援欧”计划造舆论。他责怪苏联在欧洲采取拖延战术,其目的不仅使德国问题无法解决,更要使陷入困境的欧洲经济最后崩溃。回国后,马歇尔立即就莫斯科外长会议发表广播演说,介绍欧洲经济现状时,马歇尔强调欧洲的“病人已奄奄一息”,美国必须对症下『药』,迅即行动。
马歇尔亲自搭班子,研究具体方针,制订具体的“援欧”计划。1947年4月底5月初,他责成助理国务卿威尔·克莱顿就西欧经济现状写成书面报告。此外,他授权苏联问题专家乔治·凯南领导国务院政策设计司,在两周内将“援欧”具体建议送交国务院。
到5月下旬,凯南与克莱顿均向马歇尔提交了“援欧”建议。建议认为,美国只有给濒临绝境的西欧经济“输血”,才能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