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经常地突然增大航速了。changkanshu.com护航艇发现德潜艇后,一般只能迫使它们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水下,使它们不能在水面攻击护航运输队,但不能击沉它们。
由于严重缺少护航舰艇,这就要求护航舰艇在猎潜时不能离开护航运输队警戒幕太远,否则它所留下的空白区肯定是无法掩护的。由于这种情况,以及实际上关闹了英吉利海峡(最后一支海峡护航运输oai78于1940年7月3日通过多佛尔)和爱尔兰不再允许英军在该国设立基地等,英国海军部不得不于1940年7月重新规定航线,决定不再使用有德国潜艇集中的西南海区的航线,而让护航运输队在离英格兰北部港口较近的西北海区绕行,驶往美国东海岸,要绕苏格兰北部航行。
估计到德潜艇作战的趋势后,英海军部于6月请求在冰岛开设飞机基地。英国空军部建议,可在冰岛设立一个“桑德兰”式,“哈德逊”式和“博法特”式飞机户队,由即将设在雷克雅未克的一个区域联合指挥部指挥。前进空军基地的工作于8月份开始。
1939年岸防航空兵进行反潜作战所使用的主要飞机类型是“安桑”式飞机,它是由1934年设计的商用飞机发展起来的。战争初期德潜艇在北海和英国沿岸活动的时候,航程不大的“安桑”式飞机进行了很有价值的反潜掩护,限制了德潜艇在水面的机动。
但是,这种飞机有许多缺点,确实已经过时了。除了航程短以外,有效载重也极小。而且还非常慢,不太灵活,没有任何防御武器,打起仗来,它根本不是德国飞机的对手。尽管有这些缺点,岸防航空兵仍不得不让这些飞机一直服役到1942年,因为轰炸航空兵和战斗机航空兵在飞机制造方面享有优先权,使岸防航空兵得不到足够数量的其它类型的飞机。
1938年4月,英国派出一个小组去美国研究适于作领航教练机的飞机设计。他们视察了“洛克希德·赫德逊”式飞机的样机,发现“赫德逊”式比“安桑”式的质量有很大改进,认为“安桑”式需要立即更换,于是在1938年6月订购了200架“赫德逊”式飞机。按计划到1939年底应有5个“赫德逊”式中队参加作战,但到战争爆发时只有第224中队开始得到这种飞机。
“赫德逊”式飞机虽很好,但操纵起来相当笨重。主要缺点是,在起飞和着陆时有打转或偏转的危险,需宴高度集中精力。到1942年秋,“赫德逊”
式有了很大改进,但各中队(第59、206和224中队)已开始重新装备最后参加服役的“解放者”式飞机。三个中队(第233、500和608中队)仍保留“赫德逊”式飞机,它们被调到地中海,参加那里的其他“赫德逊”式中队。
有一些“赫德逊”式中队在加拿大空军服役,但后来也被加拿大的“卡塔林纳”式代替了。
1940年底至1941年初,有一批“威特雷”和“威灵顿”式轰炸机中队拨给了英国岸防航空兵,以加强其实力。“威特雷”式中队主要用于西南海区和比斯开湾。“威特雷”是一种非常慢的飞机,飞行人员把它叫做“飞行棺材”。
它在飞行时呈现出特有的低头姿态,这是由机翼的大逆角造成的,除了这个特点外,飞行人员一般认为“威特雷”还是相当好飞的飞机。机上的条件非常拥挤,装上雷达后更加严重,雷达员不得不侧坐在马桶盖上。雷达所在的这部分机身没有暖气,雷达员要在非常寒冷并且有风的条件下工作。
在海上作战时,“威特雷”在追降时有摔坏其后背的危险、这是由于机身长引起的。到1943年,“威特雷”已过时,终于被淘汰,由“解放者”式所代替。虽然“威特雷”填补了岸防航空反潜力量的空白,但它的数量从来没有超过3个中队。
“威灵顿”’式飞机用于远程反潜巡逻是一种非常好的飞机,1942年6月,它坡选作试验“利”式探照灯的最适合的飞机。
“威灵顿”式飞机装有夜间工作的雷达(“威特雷”式没有这种雷达)
和“利”式探照灯,使岸防航空兵终于能在比斯开湾实施真正有效的攻势作战。
它们的战术大大改变了比斯开湾内德潜艇航行的态势,德潜艇再也不能不受损害地横渡这个区域了。
“威灵顿”式飞机为最短线结构,能承受巨大的打击,这点在比斯开湾非常重要,因为德国潜艇是停留在水面上用猛烈的防空炮火进行反击的。
“威灵顿”式飞机对于岸防航空兵反潜巡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