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二战之邓尼兹 > 分章完结阅读8

分章完结阅读8

推进器是在水上高速航行时使用的。但是,一旦u艇潜水,就必须将它们停下来。对狄塞尔推进器必须供给氧,但在潜水中,空气的来源只有舱内空气,而这些空气也将在一瞬间就用完。因此,当引擎停下来的时候,艇上全部成员就会因窒总而死亡。

因此,当u艇开始潜入水下时,狄塞尔推进器将转换为以二次电池转动的电动机。二次电池的重量达数吨,但即使是最初期设计的这种二次电池,也能够使u艇在水中时速达8节(约15公里)。如果采用最缓慢的经济速度,则可以连续航行24小时,在水中能够移动100公里。

一旦电池耗尽,u艇将再度浮出水面上,用狄塞尔推进器使电动机运转,以此作为发电机,给二次电池充电。如果要完全地充电,则必须耗费两三个小时。

u艇是耐压构造的舰艇。它是细长的钢铁制的圆筒,并有防水设施。

为了艇上成员的休息、健康以及活动,舱内气压保持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潜入水下航行之后,随着水深增加,造成对u艇的压力也急剧地增加。因此,u艇潜水航行的深度有一定的界限。假如每平方米有180吨的水压,外板将产生裂纹,海水进入舰内,u艇就会沉到海底。

耐压舰艇的外部侧面附没有巴拉斯特槽,再下方有海水活门。将空气充到槽中,沉重的耐压舰体就会浮起,不仅指挥塔,连甲板也会露在水面上。

如果打开海水活门及空气活门,海水就会进到槽里面,空气就被挤出来,u艇浮力减小,开始下沉。

只要用气筒把槽里面的海水排出,或紧闭空气活门输入压缩空气,海水会就从海水后门中排出,因此,u艇也就能够再度浮到水面上了。

同时,也可以采取与飞机相同的方法,在水中调节深度及前后倾斜度。

换句话说,只要把舰体前后部的水平舱向上或向下移动,利用水流的阻力就可以了。装在舰体外部侧面的巴拉斯特槽的构造,不像耐压舰体一样坚固。

一旦潜水航行,槽内充满海水,其受水压的影响不如舰体严重。

由于相同的理由,附设在舰体外侧的燃料库也有巧妙的构造。海水能够由下方自由地进入槽里面。

至于狄塞尔推进器的燃料出口位于槽的上部,只有燃料已经彼消耗的下方,才有海水进入,因此,槽总保持充满的状态。这样一来,槽内的燃料虽然被消耗掉,但是,仍然不会形成有空气的空隙,潜水航行时也不会有不必要的浮力,即使进入很深的海水,也不会因为受到水压的压迫而塌毁。u艇的攻击武器主要是鱼雷。鱼雷是一种装填有高性能炸药、能够自己向前冲的武器,就像一个小小的u艇。鱼雷的发展有种种阶段。最初的鱼雷是由压缩空气推进的,这种类型的鱼雷由于会留下白色泡沫的航行痕迹而易被对方发现,但不容易避开。此后,变成装载二次充电池、利用电机推进的方式,由于不会冒出泡沫,从而不会轻易地被敌方发现。

经过多次的试验,炸药的点火方式有了很大进步。最初是冲击点火,也就是说,鱼雷必须撞击到舰体才能爆炸。但有时即使撞上也不发火,也有时没有按照调整的路线、甚至在通过敌对方的舰底之后失去动力而停下来。

再以后,采用了所谓的磁气点火方式。鱼雷如果进入海上敌舰所制造的磁场,就会自行点火,深度的调整并没有很大的问题。如果鱼雷在舰底下爆炸的话,由于下方来的强烈冲击彼,舰艇的龙骨都会被折断。

鱼雷的尖端,有个小型螺旋桨状的安全装置,以便鱼雷在仓库或被搬运到舰上时,不致因尖端受到冲击而点火。在鱼雷离开u艇冲向目标的途中,这个螺旋桨将因水流影响而旋转,使撞针与雷管相对,处于能够发火的状态。

在tc型u艇中,共有44名官兵。他们在为时数周的行动告一段落之前,必须共同地过着拘束的舰内生活。

出发到海上时,所有能够利用的空间都装满了粮食。生鲜食品放在容易取出的地方,有时甚至堆到艇上成员的居住区。一旦生鲜食品被吃光,就开始食用罐头及干燥性的食品。

这些粮食,必须按照堆积的反顺序食用。因此,堆积时要有充分的知识及先见之明,因为艇上成员的健康及士气都受到这种堆积方法的左右。这显示出u艇的勤务员在出击时需要进行慎重的考虑和准备。

在舰内几乎不可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