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二战之邓尼兹 > 分章完结阅读19

分章完结阅读19

到1943年1月,装有改良雷达的轰炸机从美国抵达英国。在这期间,u艇部队一直试图把对英机的优势继续保持下去。

邓尼茨要求空军,从空中援护受损(在比斯开湾)后返回基地的u艇。

于是空军从福凯尔岛派出了一架“堪德尔”飞机前往支援。

7月上旬,邓尼茨抵达东普鲁士的洛明丁,要求空军总司令戈林拨给他一些必要的飞机。

在此次会见中,两名将军就充满了敌意。因而邓尼茨抑制住嫌恶之情,递交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要求书,终于从戈林的总参谋长处获得了24架的卡丁u88cb型战斗机。

为了增强防御能力,每逢返回基地时,u艇即装上4挺7.9毫米的机关枪,同时u艇还得到一项指令:除了充二次电池以外,不管昼夜都必须潜航。

德潜艇攻击武器方面也有了改善。1942年末,生产了两种新的鱼雷,结果只要能发现船队,u艇就能够发挥极大的威力。

这种fat(目标追击鱼雷)及lut(同一海面反复旋回鱼雷)鱼雷即使从远距离也能发射。不久鱼雷就能在船队航列之内。因而在动力耗尽之前,确定能够提高命中率。

欲决定u艇在将来是否能够继续攻击盟军船艇,光靠临时性的对策是不行的,必须研究对方根本的问题。如果英国真的是在开发远距离发现u艇的雷达的话,那么在飞机续航的距离内的海面上,u艇势必将无法活动。

飞机所展开的攻击,显然能给u艇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飞机刚一出现,u艇就必须迅速潜航,以避免被投掷深水炸弹的威胁。这样,当u艇再度浮上来时,目标船队早已远去,当然也就无法保持接触了。

1942年6月24日,邓尼茨司令向海军总司令递交了一份呈文,请求重新检讨潜水艇在这场战争中的任务。其内容大致如下:作为进行战争的兵器,u艇所具有的能力,能够被我们全心地期待吗?

如今敌方的防卫手段不是大大地减弱了u艇的攻击威办吗?对于敌方的攻击能力,我们也大有研究的必要。

以上的三点实有检讨的必要,我们的u艇面对着护卫能力非常强大的敌方,有了新的潜水艇就不必航行到能发现船队视界之外,再在那儿浮上来,不必耗费好久一段时间,以便寻找袭击船队的好位置。

艇长可以任意地潜航;可以直接地确定攻击位置。

这种高速潜艇,能够离开同行的u艇;把驱逐舰诱出船队,或者与护卫舰一争高低,然后再朝目标折回,有如猫玩老鼠一般,玩腻之后即可把它吃掉。同时一旦要潜航,即没有害怕机载雷达的必要。

所谓雷达,乃是u艇展开行动的最大威胁。

6月24日,邓尼茨在写给总司令部的书信里对瓦尔达潜艇表示极大的信赖,他在结尾时说:加速建造瓦尔达u艇,乃是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一大要素。

第二节魔高一丈

1942年夏,德国潜艇的建造速度比被击沉的速度要快,准备部署在中、西大西洋的更远程潜艇和供应潜艇正在建造之中。由于已能部署更远程潜艇,并为了避开设防的海区,邓尼茨把潜艇由大西洋航线调往巴西沿岸并深入到加勒比海。

为了支援美国海军掩护加勒比海,原来部署在罗德岛的英国第53中队的“哈德逊”式飞机被调到特立尼达。该分队的分遣队也被派到英国与法属圭亚那,帮助掩护巴西海岸,巴西的5艘商船在其海岸附近被击沉后,巴西被迫于8月22日对德宣战。

但巴西缺乏受过反潜作战训练的飞机,于是美国立刻派去几个“卡塔林纳”式飞行中队给以援助。德潜艇为了寻找防御薄弱的区域,分布得越来越远,少数远程潜艇甚至到达了印度洋和莫桑比克海峡。往返于印度洋的大型部队运输船,以及从波斯湾油田起航的许多油船,都采用了通过南非的航线。

由于德潜艇采用的是单艇攻击,所以印度洋上的护航舰艇很快就发现,它们可以离开它们所护航的运输队(这里的护航运输队一般比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小得多)去追踪德潜艇直至将其消灭。但是,在开普敦附近的损失比较严重,英国海军部不得不从哈利德克斯的护航部队和东部舰队抽调30艘拖网渔船、驱逐舰和轻护卫舰,组成一支护航部队。

然而,这一任务直到1942年底才开始执行,因此只要德潜艇能从停留在大西洋中部和西部的水面袭击舰和新式潜艇油船上进行加油,运输队就要不断地遭到损失。

诺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