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镭地的昵称,几个月来,美国舰只都是从这里出发,接送着板渡北大西洋的盟国船队。gougouks.com这天是1942年2月16日,四舰又奉令前往某个会合点,去为西行的on—67运输队护航。
由于风暴所阻,直到19日,美舰了望哨才看到水无线处露出的排排桅杆。on—67运输队由40艘商船组成。它分成八路纵队,各队间距900米,前后为五列,每列间隔540米,在浩渺无垠的洋面上,排成一个巨大的长方形阵列。船队西行,除少数装有货物外,绝大数是空船。但是,在这条维系战争胜负的“生命线”上,它们同样是德国潜艇极好的攻击目标。没有船,美国的大批作战物资就无法漂洋过海,送往前线。由此,即便是西行船队,盟军也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它们将北大西洋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水域由英国皇家海军负责送,西部水域由美国舰只负责接应。
现在,英国舰只已掉头返航。根据护航司令艾伯·c·默多中校的命令,四艘美舰驶近船队,进入了各自的巡逻位置。“尼科尔森”号和“爱迪生”
号左右分开,在前方3600米处为船队开道;“贝纳多”号和“利”号以同样的距离,屏护船队的两侧;结伴同行的加拿大护舰“阿尔戈马”是独挡一面,负责为船队断后。
on—67护航运输队配有克劳德航运公司的“托沃德”号救生船。船上除有能护理数百名船员的舱室外,还装上了一种新式反潜设备——无线电高频测向仪。
海面大雾笼罩,船队排着严整的队形,以8.5节航速向西南方向行驶;护航舰只以12.5节航带搜索前进,走z字航线。一连两天,船队都平安无事。
它们摇摇摆摆地骑上一座座浪峰,只顾将缕缕黑烟抛向空中。
21日傍晚,“托活德”号救生船上的高频测向仪忽然收到信号,德国潜艇正在拍报。默多中校让“利”号驶离队列,前去查看。“利”号雷达恰巧发生故障。它匆忙赶到测向仪指示水域搜了一小时,也没有发现敌舰。不久,夜帐垂临。“利”号怏怏返回,和“贝纳多”号一道奉令从船队第五列驶到第一列,进入夜间巡逻位置。这样,从左至右,“贝纳多”号、“尼科尔森”
号、“爱迪主”号和“利”号,在船队前方变作弧形队形,谨慎前行。
22日2时15分,“贝纳多”号声呐收到了一个模糊信号。仅三分钟,信号又消失了。
逼近on—67护航般队的是“u—155”号潜艇,艇长阿道夫·皮林,他决计单枪匹马乘虚而入,前去攻击护航运输队的薄弱环节——长方形队列左角的船只。
皮林大胆跟近,在大约1000米和600米的距离上,先后发射了两条鱼雷。
第一条鱼雷击中油轮“阿德兰”号,油轮猛烈颤抖,烈火熊熊。第二条鱼雷击中货轮“萨马”号,只片刻功夫,“萨马”号即告沉没。
一些商船朝天空发射红色和黄色信号弹,向护航舰只报警。为了找到对手,“尼科尔森”号乱放了一通照明弹,把船队前方照得透亮。尾部,“阿德兰”号油轮在燃烧,桔红色的火焰狂窜乱舞,将夜空映得通红。“u—155”
号艇没有轻易撤走,它断续逼近,离沉没的“萨马”只300来米。
忽然,夜色中出现了“贝纳多”号的暗影,它已驶到了z字航线的尽头,正高速回航,朝“u—155”号艇直冲过来。“u—155”号艇艇首微俯,很快便下潜到了安全深度。潜艇没有遭到攻击。3时55分,当它重新浮出水面时,海面空荡荡的,好象没有发任何事情侧的,皮林下令大转弯,从水面向南追,企图在黎明时分赶到on—67护航运输队前面占取阵位,趁夜色再发动一次攻击。
“u—155”号艇花了六个半时才赶上船队。天宇铅灰,大海灰蓝蓝的。
在一、二千米开外处,潜艇了望哨忽然看到“爱迪生”号驶出护航位置,正迎头赶来。皮林只好再次下潜,直到确认“爱迪生”号开走后,才让“u—155”
号艇重新上浮水面。
在皮林的召唤下,“u—587”号艇、“u—69”号艇和“u—558”号艇已追上船队。“u—158”号艇和“u—162”号艇也风尘仆仆,正火速赶来。六只“海狼”,企图一拥而上,像饿狼扑食似的,一举吞下on—67护航运输队。
傍晚,天空乌云翻滚,大雨倾盆。由于雨帘遮断,能见度几乎为零。整个晚上,船队都未遭到狼群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