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二战之邓尼兹 > 分章完结阅读35

分章完结阅读35

件大事,它牵涉到许多人的责任,其中包括一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wanben.org灾难过后,海军部长诺克斯立即乘飞机赶到珍珠港。几天以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立即任命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工作于12月18日开始。委员们听取了一百二十七人的证言,查阅了无数的文件。所有收集的文件的正文加在一起足有五千页打字纸那么厚。所有美国人都认为:背信弃义是这场战争的根源。想必是这种观念使整个美、日战争成了一场不可调和的激战。然而,当珍珠港稍稍平静之后,美国就以军礼相待,收殓安葬了被击毙的日本飞行员。从安葬时拍的照片上看,棺材安放在墓穴里,美国士兵持枪肃立在墓穴旁。美国士兵和军人们毫不隐讳地承认攻击珍珠港的日本飞行员显示了卓越的专业才干。但是,他们痛恨日本。确实,完完全全可以看出,全体水兵都憎恨日本和日本人,都强烈要求报仇雪恨。

第二节危急

1944年5月14日8时,日本“伊—16”号潜艇奉命装载粮食从特鲁克港起航,前往布干维尔岛的布因,补给一支久遭围困、濒于饿死的日本驻军。

航行中,潜艇艇长开内少佐向上司发报:“预定5月2日20时到达布因。”

但报文被美国情报机关截获,美西南太平洋舰队即令驻图拉吉港的第39护卫舰分队出击。

5月18日下午,第39分队分队长汉密尔顿·汉斯海军中校率领新服役的护卫舰“乔治”号、“拉比”号和“英格兰”号离港,开往南纬5度10分、东经158度10分的截击点。次日下午,3舰抵达预定海区并展开对潜搜索。当时,碧空如洗,东风拂柔,舰员们各就各位,寻觅着深海猎物,3时许,“英格兰”号声纳兵报告:“发现目标,方位305度,距离1800码。”

各舰随即拉响了战斗警报。当距离400码时,发现目标左转。位于“乔治”

号旗舰上的汉斯令“英格兰”号跟踪目标,准备攻击,自率“乔治”号和“拉比”号在外围堵截。13时40分,“英格兰”号距敌460码时转入战斗航向。

41分,向潜艇齐射两群刺猬弹(定深40米);未见击中迹象,深弹的爆炸声使声纳失掉了对潜接触。经过一番紧张的搜索,14时10分重新获得声纳接触,随即,又向目标实施攻击,两次齐射刺猬弹(定深60米)仍无效果。

这时,“英格兰”号偶经潜艇上方,测得潜艇深度为100米,炮手改定深度后,向敌艇进行了第五次刺猬弹齐射。几秒钟后,传来“砰、砰”爆炸声,有经验的舰员判走已击中目标。不久,又发出闷雷般的巨响,破木、残渣泛起,油渍漂浮海面,“伊—16”号潜艇已沉毁无疑。

1944年5月20日,节节溃退的日军,断定美国舰队将要展开新的攻势。

于是,日联合舰队司令丰武夫海军大将下令实施“a—co战役”计划。事实上,日第7潜艇战队51潜艇分队的7艘潜艇(吕—105、吕—109、吕—112、吕—116、吕—108、吕—106),已于4天前出航,驶往美舰必经航道马努斯岛东北150—p350海里的截击线上,(代号为“na”线)。5月21日零时,潜艇准时进入阵位,伺机伏击过往的美军舰队。

谁料日潜艇的行踪又被美军察悉,驻图拉吉的汉斯奉命再次出猎,率39分队(“乔治”号、“英格兰”号、“拉比”号)紧急出航,兼程北上,于5月21日3时抵达战区。三舰组成单横队沿“na”线向前搜索,主航向032度,间隔20链。次日3时50分,首当其冲的“乔治”号雷达发现一艘水面状态航行的潜艇——“吕—106”号。3舰即整队围猎,“吕—106”号亦紧急下潜,企图逃离,4时15分,“乔治”号实施刺猬弹齐射,没有命中,声纳失去接触。“英格兰”号迅速前出搜猎,4时25分,声纳接触目标,第一次刺猬弹齐射后,发现“吕—106”号速度未减,且迎面驶来,企图穿越舰底利用尾流脱逃。“英格兰”号察其动向,敏捷地调转舰艏,第二次进入战斗航向,实施刺猬弹齐射。5分钟后,海底传出沉闷的轰响声,随即油污、破片冲向海面..22日清晨,大雨滂沦,能见度很差。两建奇功的“英格兰”号官兵。顾不得连日劳累,继续随分队沿“na”线向东北方向搜寻。6时许,位于编队左侧的“拉比”号雷达发现了相距40链的“吕—04”号潜艇。6时17分,“拉比”号对下潜逃遁的潜艇发射了刺猬弹,没有奏效。汉斯即令“乔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