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之一!他单手按住剑柄朗声说道:“皇后娘娘请留步!”
知夏挺身而出,喝了一句:“大胆!”
那人一步不让,理直气壮:“启禀皇后娘娘,皇上有旨,由淑妃娘娘代为统摄六宫!”
“哪来的圣旨!”
那守领从左侧的甲馕之中掏出一卷东西,布帛略略有些发白,但一看就知是圣旨。他微微于我面前展开,我便看到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着淑妃封氏代掌六宫事务”云云,后面皇帝御玺清清楚楚。皇上远在千里之外,怎么突然出现这样一道圣旨?难道是临行之前便安排好了的?
不对,那布帛之色分明显旧,我心中一动,伸手向圣旨抓去,他猝不及防,便被我抢到了手中。
本书由潇湘首发,请勿转载!
[第一卷 铮铮繁华灰飞烟灭:第四十二章 多情自古空遗恨]
御玺之下,分明记载“轩辕九年腊月十五”!
我冷哼一声:“假传圣旨,你们好大的胆子!”
这圣旨,应该是君贵妃去世时,轩辕帝下的旨意。而后来,我入主中宫,这道圣旨自然就被收回了尚文局。
那侍卫脸色发白,另有一人上前来:“跟她罗嗦什么!把她关起来,消息一放出去,还怕姓君的不来吗?”
如此言语,毫无礼数可言,分明不是宫廷禁军中人!我沉声问道:“谁派你们来的?”
然后,立刻便想到了是淑妃!放于尚文局中的圣旨,柔言最方便拿到的。
定下心神,翩然一笑:“淮王也知道吗?”
他愣怔了片刻,而后立即否认:“淮王尚不知此事!”
椒房殿的两扇大门再次被重重合上,知夏焦急万分:“那日柔言之事,奴婢就觉出不对劲了!眼下怎么办才好?”
我按住她的手,示意不要惊慌,以免让两个孩子害怕。自己也坐了下来,细细思考对策。
方才,那人说不怕姓君的不来,是什么意思?
难道以我为饵,诱父亲出兵,再安以逼宫罪名?
这是谁的主意?淑妃?还是皇上?亦或是听命于皇上的乔公公?
若是皇上,他既然用围师必阙之计,就必定已经知道我父亲心怀叵测,起兵只是早晚之事,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但淑妃一介后宫夫人,如何有这么大的能耐?
*
偏偏是淑妃,若换作别人……
我想着当务之急是怎么阻止父亲的入宫,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一转眼便看到了阿泽!
阿泽虽自小在宫中生长,较之野狼少了些凶残,但是与生俱来的机灵劲一点也不少。
殿外的侍卫们睁大眼睛盯着椒房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椒房的暗渠之中有狼悄然而过。
它的嘴上衔着一块玉,正是皇上临走前留下的和合如意,它的项圈里有一封信,上面不过廖廖数语:
“忆往昔,廊桥独舟,犹见残月,故人入梦来。
思今朝,桂宫孤影,唯怜新叶,旧情风摇树。
勿入!”
我不能说太多,唯愿父亲识得这玉。不念及我们,就念及故人吧!
然而等来的却是阿泽将那玉原封不动的衔了回来,项圈里有另外一封信:
“物犹如此,情何以堪!”
寥寥数字令我胆颤心惊,我是否弄巧成拙?这和合如意难道说又有一番故事?
难道说一切都是天意?
不行,我得想办法出去!可是,外面几十号人守着,连飞鸟也难逃,我又不会缩骨功,怎么能从这暗渠之下潜出呢?
知夏突然拍了一下手:“有了!每日不过巳时,浣衣局总有人送干净的衣物过来,到时候,咱们再见机行事!”
这丫头,实在是灵巧,难怪皇上将她放在我的身边。
果然,没过一会,便有声音在外面响起:“奴婢是给皇后娘娘送衣物过来的!”声音十分的熟悉。
跟着,便有侍卫推门而入,身后跟着的是手捧衣物的婢女。
知夏使了个眼色,朗声说道:“寝宫之内有些衣物要拿去清洗,你随巧儿去取!”
而我,现在就是一身宫女装扮,被唤作巧儿的宫女身着华服,头戴金丝凤冠端坐于大殿之上的屏榻之中。
进到内间,我正欲对那宫女说话,她却突然抬起头来,原来是顾氏!
见到我,她也有几分吃惊。
我略一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