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民国奇案演风雷2 > 分章完结阅读161

分章完结阅读161

”匡非扳着手指头给他算,古兴听明白了,心也彻底寒了.这就是他的亲哥哥,居然在这个时候半路劫财.这是嘛意思?连声招呼不打自己开分店,开分店也没关系,还跟着抢买卖,这不是明显分道扬镳吗!

对古典的所作所为,古兴心中早有准备,听罢匡非所言稍作沉吟,问道:”说说打包的情况吧,大件小件都是嘛斤两?”

匡非很在行,问到这些张口就来,”干货一律二百斤一件,鱼子酱和虾酱三样全是篓装,小件四十斤,中件八十斤,大件一百二十斤.”

古兴毫不犹豫地说:”初次打交道,咱们来个痛快的,我这次一律现金交易,货到付款.干货这样,鱼干、鱼片、虾干,我各要四十件;海蛎子、海参、海带、蜇头、蜇皮五十件;鱼子酱不要,这种东西天津人吃不惯,有买的也是租借地里的洋人,销量不大.虾酱只要小篓和中篓,小篓三百件,中篓二百件.匡先生,你合计一下,刨去船运费用,我预备多少现金?”

大概匡非不太了解古兴实力,听古兴说完在心里算计了一下,光是古联升这一股就是四十多吨,便问古兴:”在下来的时候,古老先生只是告诉我,在天津停着一条船,敢问老掌柜,这条船载重量有多大?”

古兴端起茶碗,抿着茶水轻松的答道:”照常理可装四十五吨,超载可装四十八吨.”

匡非听罢露出满脸苦笑,”老掌柜的真是铁算盘,光是你老这一股就是四十六吨,而且已经超载了,剩下能不能再装两吨的货物还两说,俺们两股刨去运费不就白玩儿了吗?”

古兴撂下茶碗,显露出生意人当仁不让的一面,”匡先生这样算账不对,天津卫眼下二百万人口,静海县全县不足十万人,就算购买力一样,给你们两家留两吨的舱位,细算起来足有富裕.你们初学乍练头回做生意,我是担心你们把这趟货砸在手里面.说句不恭敬的话,我这样思虑,还是看在家兄的情份上,不掺假的出于好意.这样吧,为了保险起见,海蛎子我减半,再给你们腾点地界,匡先生算账吧.”

看来,匡非很能就和,”这趟买卖就算白尽义务我认了,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古老先生托在下捎话给你老.说是有个叫麦收的姑娘,现在寄宿在你老柜上,她现在是分号柜上的人了,让她无论如何随船回去.”

古兴也很干脆,”此人今天不在,晚上回来定然把话传给她.北塘不算远,我看今天就起锚开船,请吧,我陪匡先生跟管船的见个面去,其他事情,货到了再说不迟.”匡非见状只好站了起来,”那好,悉听尊便,你老先请.”

这里有项货物需要特别交代一下,那就是虾酱.北塘的虾酱十分有名,所用原料,毛虾、糠虾、沟虾都可以,不过全是那种没法再小的小虾米.制作方法很简单,小虾米捞上来,去杂洗净装缸,然后加入大比例的盐水发酵,一个月后撇出虾油剩下的就是虾酱.

虾酱这种东西,当年是穷人的看家佐肴,因为嘛呢?因为有了虾酱连盐都省得买了.讲究的主儿,可以热油炸着吃,没钱的穷主儿,熬锅大白菜擓上一勺虾酱管一家子,愣说吃上海味了.到哪儿也是穷人多,尽管是为了过大年进货,这种东西也不能少进.虾酱不怕窝在手里,一年四季都好销,而且不怕变质.因为不管多热的天,就算卖到三伏天,虾酱根本不会变质.

使用酱坛子装虾酱,最多装一二十斤,大包装一般都采用柳条编织的酱篓.酱篓编织本身就很严密,内外再糊上猪血绵纸,即严密又轻便.大商号搞批发生意,进货都是这种酱篓包装,可是注意了吗?古兴要的是八十斤和四十斤装的,没有要一百二十斤装的那种.虾酱里面咸盐占了三分之一,弄一篓八十斤的够小店买仨月的,超过一百斤的卖不动,商家做买卖不怕赔钱,就怕占压资金,所以一百二十斤的全归匡非和古典了.

古兴这是仁慈,要是稍微再发点损劲儿,应该再给他们腾地界.一百二十斤一篓的虾酱,还得让他们多进,慢慢卖去吧.是人不是人的也想做买卖,嘁,都会做买卖,古兴干嘛去?

这是商人古兴的思维方式,匡非并不是商人,人家有自己的想法,巴不得偏要一百二十斤的,你管得着吗?人家乐意!

匡非在古联升跟古兴谈着生意,八爷们的地工也在紧张的开会研究,研究来研究去,搞不明白古典唱的这是哪出戏.好像古典的目的倒是想要帮助古兴一把,要不就是专门为了招募麦收?古典的真实目的一时还搞不清楚.

会议在大通车行召开的,玛丽没有出席,只有贺彪、蔡老板、英豪、麦收参加会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