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给他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他在上高一时写的一篇复杂记叙文,老师在后面写出了如下评语:好好努力,定有出息!至今他记忆犹新。不过最为让他遗憾的是,那个作文本子早让爹给卷冒烟吃了。同时也基于这种因素,余小二便决定了要考上大学。
既然决定要考大学,那就得拿出一定的真本事来,因为私立大学他想都不敢想,那学费高的要命,况且他上高中的学费都往往使家里吃紧,要不是爹娘勒紧裤腰带的省吃俭用,他还有什么鸟学可上?
世间事有时蹊跷得很。就在余小二决定拿出真本事来考大学面临分科的问题的时候,他却是神使鬼差地选择了理科,明明是自己擅长的是文科。到了多少年后的今天他也说不清楚当时是为什么。说实话,他对数字之类有先天性的麻木症,更不用说什么分子式或是离子率之类光怪陆离的玩意儿了。就是包括到现在问他老婆的电话,他都会翻开通讯录逐行搜索。所以,对于余小二来说,考上不入流的二流大学已是很不错的结果了。当然从另一侧面来说,这对他也确是不易。前面这些还不算什么,更为蹊跷的事还在后面,在填报志愿时他又鬼差神使地选择了“兽医专业”。当然,选择这一专业他自己有他自己的想法,原因在于社会处于一个“千金难求一职”的特殊时期,万一将来谋不上一职,而农村是一个广袤的天地,同时蕴含着巨大的商机——那就是随着猪肉价格的暴涨,农民的养猪事业开始轰轰烈烈的骤然升温,将来自己在村子里开个什么兽医站什么的,何愁解决不了生计问题。不是有句俗话“富不离猪”吗,再穷的家都得养上一头猪。所以即使没有猪肉价格的飚升,即使没有养猪事业的轰轰烈烈,他依然可以在农村扎下根而达到衣食无忧的小康水平。
然而,这只是他“做梦娶媳妇”罢了。当他到各公司企业应聘吃了抹了鼻子灰后,无奈之下他便回到了村子。当然他要在村子里开一个兽医站最起码地要做一下市场调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才发现实事远非他所想象。他发现村子里的猪得病了并没有人请兽医诊治下药,一般的小猪仔顺手都扔进了烘坑,而稍微大一点的猪死了后都有人专业上门进行收购,至于收购去做什么那便不得而知了。所以他显得甚为纳闷,便问爹那些猪得病了为什么不请人诊治呢。爹说没有必要。他又问为什么没有必要。爹反倒用一种教训的口吻说:你是不是上学上瓜了,你也不想想现在物价什么的都高,花那么多冤枉钱即使看好了又怎地,是不是成本加大了,说不定还亏得更大了。听到爹这么一说,余小二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同时他再次为农民的精道而折服。但是,他依然对于收购死猪而心生疑窦,便忍不住又问爹那些人收购死猪做什么。爹说我也不知道。兴许爹是真的不知道,于是余小二便没有再问。虽然余小二没有问,但是他的心已经凉了半截子,因为他要开兽医站的想法基本上已经宣告流产。
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余小二虽然在村子里开兽医站的计划遭到流产,但另一个主意又骤然燃起了他的希望,现在城市人不都喜欢养宠物吗,何不去搞一个“宠物诊疗中心”,于是他一咕噜爬起来向城市奔去……当他走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才发现宠物诊所还真不少,当然这些是无关紧要的,最要命的是他随便打听了一下不足15平方的一间门面房,那租金差点没吓死他,更何况这租金由何而生,且不说其他前期开支,于是他想了想,便象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更象是一个霜打的茄子……
这些话扯远了,还是说说余小二在建筑工地做小工的事。开始时,他在工地上很少跟人说话打交道,象一个焖葫芦。一方面是怕自己被掳掠,另一方面是自己“十年寒窗苦”后连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也没有,甚至是想开一个兽医站之类的都是不可能的。而最让他有些承受不了得是:在工地上那些原来老实巴交的农民何是变得如此嚣张而动不动对他指手画脚。但是,他再不爽也无法改变这种实事,既然改变不了,那只能是顺乎天命。于是,在适应了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和身边的一些象他一样的做小工的闲暇时进行必要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他才发现这些小工也都象他一样怀里揣着一张滚烫的文凭。同时这一发现也使得他的心理得到了少许的安慰,而他的嘴角也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自嘲式的微笑。
正文 第7章 “体验生活”
更新时间:2010-11-7 6:26:03 本章字数:3242
余小二逐渐融入和他一样怀里揣着滚烫文凭而又不得不在工地上做小工的人群。而他和其他人主动交流也无疑给他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