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唯一战胜国 > 分章完结阅读368

分章完结阅读368

随着中华帝国的版图扩大到目前这个状态,已经是对资源不敏感了,因为境内资源丰富得堆死人。liangxyz.com

境外还有朝鲜、交趾、俄国,主要还是俄国,这些国家的矿产全被中华帝国掌控,等于也就是中华帝国的。

中华帝国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自然是要开采的,再一味的开采海外资源,也不是一个很明智的行为。

消耗其他国家的资源,可以到战后来。

战前太不稳定的,而且战争爆发之后,如果是建在敌国境内的矿山还给了敌人产能,十分的不划算。

当前,以前主要是缺矿。

当年中国基本上没有工业基础,内陆道路又不通,本国的资源很难开采,而且当年华东政府还未能够把手伸到俄国去。

随着俄国成为中国可以随意糅圆捏扁的买办国家,而且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交通上已经改善非常多了,中国已经能把手伸到俄国去了。

俄国的资源就很多了,铁矿、铜矿等中国缺少的矿石都有,而且在石油的布局上,中华帝国从很早就开始了。随着俄国的远东石油以及巴库石油落入中华帝国的掌控,能源上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中华帝国对于采矿和冶金方面开始走上四面开花的路线。

一般都是在矿山和和最近的煤矿之间建立一个冶炼厂,这样最大限度的缩减运输成本,冶炼成半成品之后,可能送到附近的一个大型加工地去加工一下,成为更高级的半成品或者是成品,然后通过铁路运往各地。

冶金行业全部集中在沿海也不是个事,毕竟内陆要发展,要把内陆的矿石运到沿海冶炼再运回内陆,这不是找虐吗?

随着中华帝国的内陆的冶炼工业开始发展了,而且随着培养出了大量的工人,加上德国的工人来到中国,内陆的冶炼行业已经差不多可以满足内需了。沿海的冶炼群开始把市场对准海外市场,沿海的冶炼群本身主要的也就是负责沿海的所需以及用来出口的。

光是钢铁产量上,中华帝国在1917年秋季,已经达到了6000万吨,已经超出了去年全年的产量,已经超越美国了。

美国的泡沫经济发展毕竟还需要一定时间来反应,今年被中国超越已经是没有悬念的事了。

今年的钢铁产量方面,中华帝国人均达到160公斤,虽然大大低于美国,但毕竟量多,中国人多。

人均钢铁160公斤,这在当前来说,已经差不多足够发展了。毕竟当前中华帝国的发展还是有些畸形,内陆经济还不发达,内陆人口消耗不了那么多的钢材。

居民在生活中需要消耗很多钢铁,建房子到处都需要钢铁,家具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钢铁,汽车、摩托车等交通车辆也要钢铁,甚至是手推车都要消耗铁钉。

这个社会没有钢铁就无法运转,中华帝国毕竟不是日本,不会连房子都是用木头的。

————

第二更到

第一卷第373章:全民命格

第373章:全民命格

虽然6000万吨的产量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对中国的近五亿人口来说还是很少的,目前差不多足够消耗,也可以看出很多地区还为发展起来。

不过这不是主要的消耗项目,主要的消耗项目是不断上马的工程,以及工厂的建设等等,这才是钢材消耗的大户。

还有军工业也是一个耗钢大户,同样也是电老虎。

军工业就是这样,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不计成本的,不需要考虑什么市场问题。

随着中华帝国不断对内陆的交通进行改善,钢铁的产量可谓是暴增。

以前中华帝国的钢铁产量受很多因素限制,因为之前是沿海地区,海外的矿产也不是那么容易运回来的,最容易的就是澳大利亚,不过中华帝国在澳大利亚也投入了不少钱修建交通设施。

所以海外的采矿数量不太容易扩大,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的矿产,基本上都被英美等殖民国家给占了。

现在没有了限制,也没有人才限制,内陆的冶金群可谓是疯狂发展。

十二年的发展下来,华东集团也形成了一套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有了这套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就算是钢铁厂毁了,只要人还在,就能很快恢复过来。

这套模式现在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了。

内陆经济在冶金行业首先迁移的情况下,开始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内陆地区的居民,都开始不用远赴沿海就能找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