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坟前无人祭拜,也是怪冷清的。youshulou.com邱大人,苏筝一直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自与大人相见之后,便对大人说了不少刻薄鄙寡之语,大人却从未同苏筝计较,反倒……大人之恩,苏筝无以为报,只有来生再报了。”
方才说到三年之期,邱远钦便有不祥之感,再一句句的听下来,只觉心中如同冰水浇上来一般透冷,原来苏萧已是将身后之事安排得妥妥当当,乃是一心赴死的模样。
邱念钦嘴唇微微抖动,本还想说出什么劝慰的话语来,对着苏萧青白无血的脸色,倒是半个字也说不出来了,他的手指蜷缩成拳,只朝着塌上的人微微点了一个头。
苏萧知他是一诺千金,这银香的事总算是有了交代,便是哪一日她上了黄泉路,也不会有什么搁着放不下的心事,那一碗孟婆汤,她也能仰着头一口气便喝下肚去。
正在此时,银香端了茶进来,苏萧朝着他道:“邱大人还请宽坐一坐,这么许久才想起请邱大人坐,真是失礼得很。”
邱员钦默默地依言坐下,沉默半晌,终于忍不住道:“阿筝,皇上如今是一日不如一日,虽然日日夜夜有御医轮守着,还有那水华寺的大师也日日诵经,可到底是油尽灯枯之相,二殿下得登大宝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瞧着苏萧的神色,虽是痛到了极点,却还是缓缓地往下说,“二殿下已亲口是允了我,下令大理寺彻底彻查当年苏家的冤案,你放心苏家的冤屈不日便会得以洗清,苏世伯和苏盛兄终究也能瞑目了,你也不枉淌了这一池的污水。你……你同那人本不是一路的人,况且还有苏家上百条人命,况且你不出手,二殿下也自有其他的路子。你且沉下心来想一想,历朝历代,走上那最上头那个位置的,哪个不是兄弟手足之血铺就的?成王败寇,向来如此。你如此糟践自己的性命,莫说是我……便是苏盛兄在底下,看着也难受……”
苏萧无力的阖上双眼,待邱远钦再看向她时,原来她竟已疲倦得沉睡了过去,眉间犹自微微地皱着,带着一点不可纾解的悲怆。
☆、宣遗诏
七月流火,天气渐渐转凉。
上元二十三年八月五日,在位四十五年的皇帝在这个深夜驾崩,上谥号昭宗,天下举哀。二皇子荣亲王郑洺奉大行皇帝遗诏登基,改年号为隆昌元年,史称隆昌帝。
新皇登基第五日,在朝堂上便接边疆急报,西凉悍然发兵,未出十日,已占边关两城。西凉几月前来求亲,长公主的聘礼还放在芳华宫,煊赫的婚礼仿佛还在昨日,西凉此时却陡然翻脸,打得南朝君王诸臣俱是一个措手不及,朝堂上有三朝老臣抚掌叹息:“若是我朝瑞亲王殿下尚在,哪容西凉竖子猖獗至此!”
闻言,年轻的皇帝陛下当庭翻脸:“爱卿的意思是除了瑞亲王,我朝便无人领兵了么?” 三朝老臣忙伏地请罪,再不敢语,皇帝陛下不悦,拂袖而去,还撂下了冷冷的一句话,“既然爱卿如此思念皇弟,朕不如派你去大漠荒地寻一寻他,你说可好?”
可怜一位三朝之臣,须发尽白,在朝堂上吓得两股战战,口不能语,第二日便称病告假。
从此,再无人敢在皇帝陛下眼面前提瑞亲王三个字。
边境未安,烽烟再起,隆昌帝先后下旨派出两员大将出征,哪料此次乃西凉君王亲自领兵,西凉骑兵本就骁勇,再加上御驾亲征,士气自然比以往鼓舞千百倍,一时间锋芒不可擭,隆昌帝派出两名征西将军接连被那西凉君王立斩于马下。
原来西凉新登基的皇帝早做了打算,瞧见南朝政权新旧交替势在必行,想乘着此时南朝新皇登基,根基未稳之时封疆拓土,西凉前一番求娶长公主不过是用了个缓兵之计,只为等待最好的时机出兵。西凉早有准备,而南朝则是匆忙应战,再加上郑溶下落不明,南朝自然军心不稳,由此败仗连连也是情理之中。
连折两名大将的消息传回帝京,引得朝廷一片哗然,这些年瑞亲王虽未曾亲自镇守西北,可因着瑞亲王留下的余威远扬,周边诸国俱不敢来犯,便是西北最强盛的西凉也在不敢轻举妄动。如今瑞亲王不在朝中,生死难料,派出的两名将军又已血染沙场,以身殉国,一时间朝中群臣噤声,不敢出半个头,深怕一道圣旨便将自己派上了那修罗之场,白白断送了大好性命。
唯有隆昌帝幼弟恭亲王郑清在金殿上慷慨陈词,自动请缨,愿领兵出征。隆昌帝大喜,当朝封郑清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兵三十万,征讨西凉。前番战事折兵不少,这三十万兵马一出,便是南朝最后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