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但是这种举动除了消灭自身的根基之外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以马肯森也好埃希霍恩也罢,他们的“游击”最后也只能是落败——除非他们真的能击败消灭每一支来讨伐的舰队。这是不可能的,数量上的绝对劣势让他们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吉尔菲艾斯在捕捉埃希霍恩舰队的时候采用的就是两两编组,两只舰队共同进退,几只舰队分进合击不断缩小埃希霍恩的活动范围。
吉尔菲艾斯就是准备先消灭埃希霍恩,巩固了之后采用七到八只舰队分成两到三路的办法,同样压缩马肯森的活动范围最后歼灭他。虽然这个办法耗费颇大,耗时也不断,但是不会出问题。稳定的绞杀战,这是杨在得知帝国舰队动向,开始压缩埃希霍恩舰队活动范围的时候说出来的话。
雷米雷特也很清楚这一点——大战时期他不止一次路过南斯拉夫,也曾经听过一些陆军军官说起他们在南斯拉夫围剿游击队的事情。在大战时期,44年的时候南斯拉夫游击队是被压迫到一个非常小的区域,眼看就要被彻底歼灭了的——要不是苏联红军发动了大反击的话......
而这两个贵族将领面对的情况应该比游击队还不如,至少游击队有民众的支持。
总之,帝国内战在延续,而雷米雷特发现特纳小姐也挺不错——在停止了过分的指手画脚之后,少校的干练处理能力就凸显出来了,她将雷米雷特的日程安排得十分妥当。明明雷米雷特一天有不少时间在无所事事,但是在干活的时间里总能处理掉应该处理的事物——也是拜少校事先进行过处置,雷米雷特通常只需要签名以及重复抄写一遍少校的处理意见就行了。
这一点让杨非常羡慕雷米雷特,奈何两个人军衔不同职责也不一样,这种好事杨就别想了——事实上要不是有拉普夫妇以及随后过来担任要塞后勤司令的卡介伦中将还有菲列特利加少校的协助,杨威利的懒骨头早就被抽掉了,脑子大概也要爆掉。哪有现在这种雷米雷特去十趟植物园消磨时光至少有六趟会遇见杨威利的事情。
同盟选举刚刚结束,现党派大胜,特留尼希特成为了最高评议会委员长,而他在签署了第一条解放原本军队占用的数百万人力的命令之后,随后就推出了一个议题,那就是耗费巨资在费沙回廊的出口处建立防御要塞——之前就有人提过这样的建议在伊谢尔伦要塞建成之后,但是当时不合时宜,现在就比较合适了。
在费沙回廊出口同盟一侧建立一系列比较小型的要塞,以避免帝国孤注一掷突破费沙回廊入侵同盟,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提案,而现在省下来的军事经费正好能作为前期投入,这样的话国内的军事工业财团也会非常赞同这一点。杨对于这种提案也表示这帮人总算是说了点人话,想到要在费沙出口建立要塞,避免帝国的进攻了。
这样的话和平就到来了,以帝国这幅样子一旦无法进攻同盟,恐怕他们自己内部的问题就会造成爆炸,这不是金发的小子上台能改变的。
就在这个月例行的要塞会议上,杨跟雷米雷特以及诸位主管与将官都出席的时候,要塞通讯部门传来一个消息,“有帝国战舰过来,声称是梅尔卡茨一级上将要投奔同盟?”在场之人都是非常惊讶,雷米雷特倒是觉得挺不错的,他这个老上级为人很宽厚,即使是在帝国贵族里也算得上是不多的从中下层爬上来的军官。
事实上不止是梅尔卡茨一级上将,还有个添头——法尔肯海因少将也在,自从被米达麦亚与坎普的联手攻击击败之后,一开始他渺无音讯没想到会跟梅尔卡茨一级上将一起流亡。雷米雷特也是第一次看见法尔肯海因少将——这个三十岁左右的瘦削男人也是相貌平常甚至有点儿病容,看上去身体不是太好的缘故。
一看他过往的履历果然也是如此,自小体弱然后按照传统上了军校,以相当普通的成绩从高等军校毕业之后拿到了一个少校的军衔——这是得益于他的贵族身份,他是某位大贵族的妹妹之子。然后在后勤部门工作了几年之后晋升为中校上校,最后以少将身份转入预备役,之前从未上过真正的前线——舰队指挥系出身结果干了后勤官的活儿。
直到贵族盟约“起义”之前,他一直在自家的庄园休养,基本没有履行过自己预备役少将的职责,之所以参加盟约也是被自己的舅舅拉过去的——父母双亡的法尔肯海因,少年时候很是受到了自己这个舅舅的帮助。而他指挥的也是他舅舅以及舅舅好友的私兵以及一部分调拨给他的帝国舰队。
“啊,居然是鳏夫?这个年纪居然已经结过婚而且死过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