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23章 (六十七)稳定发展

第23章 (六十七)稳定发展

了。万一哪年闹天灾,还是要挨饿。

他们想让马阙问问姜恬,要不要建一个大的储粮的地方,或者建一座城也行,反正他们现在有人有粮,又有搬不走的耕地,建座城守着家当,也心安。

储粮的问题并不难解决,主要还是责任心的问题,世间通行的储粮方法,别人能做到,游牧民族也就能做到。

姜恬让马阙回去把每家每户应得的粮食自己拿回去保管,如果损耗过大,挨饿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公家的粮食,尽可能多的储存起来,为灾荒之年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牛羊如果多,宰杀了晒成能够长期保存的肉干。

马阙见姜恬都一一做出了应对之策。犹豫着说出了他的想法。他觉得十四部落联盟的首领们提议筑城,不过是表忠心的一种方式。

在姜恬的指导下,联盟成立的这两年,联盟成员生活水平眼看着提高,大家的生活既然安定了,也学着汉人耕地种粮食了,那么筑城盖房子定居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从十四部落联盟的角度来讲,马阙的说法没问题。但从战略的角度来讲,姜恬觉得筑城是件得不偿失的事。

十四部落联盟毕竟是游牧民族,他们最大的特点是飘忽不定,打起仗来战略空间大,纵深长。而守城他们并不擅长。

如果真的筑了座城,那就相当于给在草原上任意驰骋的骏马钉了一个栓马桩。

(六十八)政见不同

再有战事的时候,可操作空间将被大大压缩。所以姜恬是不同意筑城的,他把这个决定的原因和马阙说的清清楚楚,并且让他回去和十四部落联盟的首领们说。现在安心的休养生息,安稳的日子过不了多久,无论燕国还是代国,早晚会对他们动手,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在自己生活富足的现在,可以放手向周边的其他部落尽情的展示自己的富足生活,让他们来投靠联盟。扶余人也好,库莫奚人也好,都要把他们变成联盟的一员。也就是说,除了燕国和代国,我们的背后不许再有敌人。

就在姜恬着手要把自己的地盘打造的更加稳固的时候,从辽东郡的刘详和龙城的段勤出传来的一个消息,让姜恬有些措手不及。

“大燕国太师慕舆根将要驻守龙城,坐镇辽东。”

慕舆根作为跟随慕容皝起家的老将,在和慕容恪慕容垂兄弟的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现在要来龙城,不管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都会对姜恬在这一片土地上的计划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一定不能让他来。

慕容恪化兵为民的治国方略,是不得已而为之。而让慕容垂作为得罪人的刀也是说服可足浑皇太后的同意慕容垂参与国家大政的理由之一。但不管怎么样,和慕容垂之间结下的死仇,让可足浑皇太后始终对慕容垂怀有戒备之心。进而担心慕容恪慕容垂兄弟二人联手把持朝政,架空小皇帝慕容暐。

所以当兵权被极大削弱的太师慕舆根私下里和她说龙城这个燕国的龙兴之地不能荒废,要为将来保留退路的时候,可足浑皇太后立刻就同意了让这个她觉得值得信任的三朝元老镇守龙城,以防万一。

一听可足浑皇太后有让慕舆根镇守龙城的这个想法,太宰太原王慕容恪立刻召集太傅上庸王慕容评,太保大司空尚书令阳骛以及太师领军将军慕舆根,四名辅政大臣一起求见可足浑皇太后和小皇帝慕容暐,要求撤回这一道旨意。

“我大燕今年虽然粮食丰收,仓廪充足。但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实在不宜再有大的动作,空耗国力。龙城虽然是我大燕龙兴之地,但自冉闵死后大旱三年,王气已然南移。现在无故移兵北返,将士会以为我大燕再无进取之心。而东晋、符秦皆虎狼之辈,对我大燕一直虎视眈眈。如果趁我大军北返之时兴兵来犯,那时候军心涣散,拿什么来抵挡来犯之敌?”太原王慕容恪一番肺腑之言想要说服可足浑皇太后和小皇帝慕容暐。

“太宰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方今之时,为了国家稳定,实在不宜有大的举动。”对于慕容恪的反对,慕舆根没有针锋相对。“你看这样可好?不需要大军北返,只要老夫带领亲卫驻守龙城即可。这样就不会动摇军心,给东晋、符秦可乘之机,老夫又可以视情况压制代国、草原和高车诸部。”

对于慕舆根这么大的妥协让步,慕容恪慕容评和阳鹜一下子竟不知道再找什么借口反对了。

而可足浑皇太后却觉得慕舆根老成谋国,自己如果失去了他的助力,那面对皇叔慕容评,皇弟慕容恪,她独木难支,自己儿子的皇位怕是坐不稳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