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
八关拱卫,互为犄角辅助,洛阳又是百年东都,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如果陈兵城下,八关联手,就会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所以按常理来说,要想攻下洛阳,必须出奇兵,速战速决。
这也就是慕舆泥想不通慕容恪为什么要慢慢悠悠的行军,还要早早的把攻打洛阳的消息散布出去的原因。
为了能够听取慕容恪的教导,又不影响慕容恪的身体。慕舆泥让亲兵赶制了一顶十六人抬的大轿。他也不骑马了,脱了盔甲,穿上常服,打扮的像个参与机要的文官,坐进轿子里,和慕容恪聊天。
慕舆泥盘膝坐在慕容恪对面,慕容恪平时也盘膝而坐,累了就斜倚着,怎么舒服怎么来。
两人聊的重点还是洛阳。
“不管关隘有多险要,城池有多坚固,最终决定胜败的,还是人!八关拱卫京都,那是在京都住着天子的时候。现在晋室已经东迁至建康(南京)。没有天子的洛阳如果受到了攻击,八关守将还会出兵相救吗?更何况,洛阳和八关,本身就没有多少兵马。东迁新都的晋帝和那些士族门阀,怎么会屯重兵在已经放弃了的旧都!”
说了这么长时间,慕容恪坐的累了,换了个舒服点的姿势,斜倚在一方木枕上。
“此次进兵洛阳,只需要拿下孟津关,守住黄河渡口即可,不需要强行攻打洛阳和其他关隘。我大燕士兵陆战还没有遇到过对手,只要那些关隘敢出兵相救洛阳,我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八十九)陈兵洛阳
此时慕容恪故意忽略了刚刚在辽西草原陆战损兵折将这回事,毕竟那个领军主将之一就在自己的对面。
慕舆泥想了想,开口问道:“如果晋帝发兵援助洛阳,我们怎么办?”
对于慕舆泥这个不算聪明的聊天对象,慕容恪知道许多话需要说的更明白一些。
“如果有援军,你觉得谁会是领军主将?”
“只要不是桓温,其他人我都不放在眼里!”慕舆泥还是有几分自傲的。
“就是如此,若是有援军,派的少了,无济于事。派的多了,主将人选就让晋帝颇为头疼。更准确来说,是让那几家士族颇为头疼。晋室的皇帝,从来没有说了算过。”
轻轻咳了两声,慕容恪又坐了起来,躺着和倚着实在是更不利于呼吸。
“来的若不是桓温,无需担忧;来得若是桓温,就更无需担忧!”慕容恪这一番绕口令似的话,让原本以为自己明白了慕容恪战略部署的慕舆泥一下子又糊涂了。
“洛阳和八关守将如果是你慕舆泥,我都要多费很多工夫。可惜,陈祐很聪明,聪明的过了头。”慕容恪的这一番话,更是让慕舆泥不知道是不是在夸他。
每天就这样在轿子里和慕容恪一起度过,有时候聊这次的战略目标洛阳,有时候天南海北的什么都聊,有时候聊累了,慕容恪休息小憩,慕舆泥就安静的坐着等慕容恪休息够了接着聊。
慕舆泥有时候想,就这样慢慢走也挺好。等攻下了洛阳,自己以后一定要常去太宰府和慕容恪聊天。太师上庸王慕容评要是不高兴,就随他去吧!
可不管怎么慢,路总有走完的时候。目的地孟津渡口,终于到了。
慕容恪依然是命人大张旗鼓的修完浮桥,好像很怕对面孟津关里的敌人不知道他要在这里渡过黄河似的。
可令人奇怪的就是,从修造浮桥到五万大军全部渡过黄河,都没有晋朝的军队来攻打,连骚扰都没有。
孟津关守将晋辅国将军戴施弃关而逃,带着兵马逃去了洛阳。
五万大燕士兵在孟津关休整了两天。两天后,留下两千人马防守关隘,慕容恪慕舆泥带着其余兵马开始扫荡八关和洛阳之间的所有村寨。
在出发前慕容恪严令所有士兵,不许欺压百姓,不许抢夺百姓财物,不许掳掠百姓为奴,只许攻打官署。违令者斩首示众!
就这样,大燕军队在伊河洛河之间来回游走,不像是要攻城掠地,更像是阅兵游行。
八关守将,除小平津关守将献关投降外,其他关隘皆紧守门户、闭关不出。
震慑了诸关守将之后,慕容恪屯兵洛阳城下,等待大战的到来。
…………………………
早在慕容恪和慕舆泥在十六人抬的大轿中坐而论道的时候,洛阳的守将,东晋冠军将军陈祐就已经得到了燕国派平北将军慕舆泥率领五万精锐兵马前来攻打洛阳的消息。他一刻都没迟疑,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