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33章 (九十七)鞠躬尽瘁

第33章 (九十七)鞠躬尽瘁

加九锡:皇帝赐予大臣的代表最高荣誉的九种礼器。

至此,桓温才派弟弟桓冲率领两万兵马进入都城建康,接任中领军中统军职位,掌管都城内外禁军。此后,方才让弟弟桓云恢复都城建康的各种供给。

桓温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整个朝堂内外。权倾朝野,不外如此!

…………………………

十一月底的辽东郡,早已经寒风刺骨,虽然还没到吐口唾沫还没落地就能冻成冰的地步,但握着长枪的手,如果不是每隔一盏茶的时间就换一次手,恐怕也早就没有了直觉。

站在这不知道有没有千百年的城墙之上,林十七双眼望着水汽蒸腾的马訾水(鸭绿江)。

陆地的降温比有水的江河湖海要快,这就造成了马訾水这种大河在这个季节水汽像开锅似的肉眼可见的在水面上升腾。

升腾的水汽落在河边野蛮生长的树木之上,让一棵棵高矮不同的树木仿佛披上了冰雪制造的盔甲,只不过这身盔甲非常脆弱,太阳一出来,就很快的消失了。

这种树挂,从小就生长在这里的林十七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那年辽东郡刺史慕容麟刚刚来赴任的时候,在这里看到这个景色,赞不绝口。

扶堞一望灿如霞,

百万雄兵具贯甲。

如若随我出辽东,

试看天下在谁家?

当年慕容麟望景生情做的诗,他以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却没有想到旁边扶枪肃立的小兵,也听到了。不过这个小兵不识字,自然也记不住这首诗。

这种雾凇,因为天时地利的原因,并不是在哪里都能看到。慕容麟有感而发,也是十分正常。

回想着那位比自己还要小好几岁的刺史大人,林十七不禁心头一阵感慨。投个好胎真的是太重要了,人家什么都不用做就是高高在上的刺史大人。

自己从懂事起就每天为口吃的累死累活。就是为了能够每天有吃的,所以才在刘家家主刘详向佃户征兵的时候主动站了出来。

正在胡思乱想的林十七,忽然发现随着阳光升起,应该恢复平静的马訾水的水面上,出现了一片片的黑影。

怀疑自己看错了的林十七,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去。

没错,是人,水面上出现了黑压压的坐满了人的船只。

“敌人?”林十七不可置信的呢喃了一声,紧跟着就高声喊了起来,“敌军来袭!敌军来袭!”

“高句丽数万大军渡过马訾水,已经兵临武次县的古燕国长城城下。”

当在无虑县的刘详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袋一下子就炸了。

辽东郡的慕容家军队,除了辽东刺史慕容麟的一千亲卫,其余的当年都被调回了邺城,现在也不知道变成了谁的部曲,反正没再回来。

自己能够掌握的所有军队,就只有不到一万人,还分布在侯城、武次、无虑三个县。侯城县和武次县是当初慕容家军队调走后,应辽东郡刺史慕容麟的命令,调过去填补空缺的。

平时缺衣少食,训练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能不能挡得住高句丽的大军,刘详心里实在没底。

自己留在无虑县的五千精兵才是自己刘家真正的主力家底。可是要不要用自己的家底去和高句丽拼上一场,刘详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还是向龙城的乌丸张骥求援吧,让他再去向朝廷要援军。

高句丽前些年刚被太宰慕容恪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这就乘着太宰慕容恪带领五万大军南征洛阳的空档兵犯辽东,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九十九)龙城援兵

驻守在龙城的乌丸张骥接到辽东郡刺史慕容麟和无虑县县令刘详的求援文书之后,也是十分头痛。

当初太师上庸王慕容评只给他留下了三千士兵。这三千人在手,乌丸张骥守住龙城内外,镇压不服从的势力是绰绰有余,但想要用这三千士兵去支援辽东郡,那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赶紧向上方救援,不管有没有援兵到来,责任不在我,锅是先甩出去了。

可令乌丸张骥没想到的是,他的救援文书刚刚发出去一天,就有一支大约有两千人的骑兵队伍从南面向龙城赶来。

带队的是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年青小将,鲜卑话说的比他还流利。手中的文书是太师上庸王慕容评的。小将自称叫慕容贺,奉太师上庸王慕容评令,来接管龙城守卫的。

有太师的文书,来人又是慕容家的后起之秀,所穿盔甲是大燕国样式,骑乘的马匹上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