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
姜恬的话,初听起来有些对慕容麟不够尊重。一郡刺史,又是皇族,去给一群从高句丽送回来的流民讲课,太掉身份了。
但慕容麟内心的起伏却不是外人能够理解的。
他本人虽然对大汉文化十分仰慕和重视,但从父系来说,他也是一个塞外胡人之后。现在姜恬让他去给一群身上流着汉人血液的人讲大汉文化,这本身就是对他汉人身份的认可。
慕容麟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盔甲衣衫,对着姜恬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贺麟不才,愿尽平生所学,向归家之人展现我大汉风采。”
姜恬忙扶起面色泛红的慕容麟,尽量用平静的声音说道:“想个表字吧,这样以后称呼起来,也能代表汉家文化的礼!”
慕容麟望着眼前这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青人,之前自己只是把他视为平生难得一遇的知己,内心并不觉得自己会比他差。现在看人家的胸襟气度和所作所为,自己可能真的是遇到了明主。
“请主公赐一表字!”,慕容麟说的很是正式,这个时候他是不是真正的把自己当作了后半生跟随的主公,姜恬并不是很介意。
忠心这种事,没法强求,只能说我以诚待人,希望别人也还之以诚。但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罢了!
想了一下,姜恬说道:“麒麟乃是瑞兽,而你我都有光复大汉的心意,‘瑞汉’两个字怎么样?”
(一百零四)春节联欢会
贺麟贺瑞汉,慕容麟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再次向着姜恬拜倒,“谢主公赐表字!”
“好了,瑞汉你也不要太过客气了。好好准备准备,那些归来的百姓,可够我们忙一阵的呢!”姜恬现在不想和部下表现得过于像上下级或者君臣,他更想和他们像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
手里面木碗传过来的温热让被寒冷的天气冻得有些麻木的手渐渐恢复了知觉。碗里面浓稠的金黄色的粟米粥中有几片粉红色的五花三层的羊肉片,粟米和羊肉的香气伴着热气窜入鼻腔,口水就不自觉的流了出来,肚子也不争气的发出了咕咕的欢呼声。
粥的温度远比透过木碗传到手上的温度高得多,挑起一块粘稠的粥放进嘴里,粟米的香甜、羊肉的嫩滑当中还有些咸咸的味道,里面原来还放了盐。
略微有些烫嘴的一碗粥下肚,慕容麟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转头看了一眼同样已经把碗中粥吃的干干净净的姜恬,慕容麟不知道什么原因,心情出奇的好。
这几天和姜恬在三个县的移民安置点走了一遍,赶上饭口就和移民一起排队领上一碗粥,找个地方解决一顿饭。
刚开始的时候慕容麟还有些别扭,因为他从来没有和最低层的平民一起吃过饭。最差也是在军营当中和士兵们一起吃过饭。
他以为姜恬是为了收买人心故意做个样子罢了。但几天相处下来,发现不只姜恬,所有姜恬的士兵们到了吃饭的时间,都是拿着碗和移民们一样排队领粥吃。既没有小灶,也没有多吃,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待遇。
刘详对这种行为很是不理解,但他现在跟随着大家一起,也没有办法搞特殊化,虽然被迫和姜恬、慕容麟一样吃着和移民们同样的食物,但看得出来,他很不情愿,这种不情愿的情绪十分明显的挂在脸上。
更让慕容麟和刘详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因为已经进入了岁末,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是一年的尾声和开始了。虽然姜恬在山上对日历时间把握不够准确,但现在已经下了山,向刘详询问一下就知道正月初一是哪一天了。
三个移民安置点,从正月初一的前一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的未时到申时,这一个时辰的时间,姜恬安排了大家表演节目。
在山上的这三年,姜恬除了给手下这些人说书讲故事,就是让他们把一些反映忠孝节义的故事编排成小段子表演出来。二十四孝、桃园结义、冠军候霍去病、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昭君出塞等等,后世的素材姜恬取之不尽。
表演模式则是以姜恬会的小品、相声、情景剧为主,戏曲舞蹈这些高级货姜恬是的确不会,他手下那些个糙人也不会。估计即使他们会,也不接地气,低层的平民百姓理解不了。
而在这其中,姜恬最主要想让所有人看到的内容则是反映军民一家亲的那些节目。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从军光荣……
这些节目,这两年在十四部落联盟和金城寨、高车等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