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恬不会和他们清算,也会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但在姜恬的势力范围之内,他们的行事方式和处世哲学,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变。如果他们仍然执迷不悟,那姜恬也不会存有妇人之仁。
经过一番强力治理,幽州很快就平复了下来。已经没有了任何可能制造麻烦的势力,姜恬开始按照计划,分配土地。
已经进入到了十一月,辽东郡已经进入了冬季,幽州也不比辽东郡强到哪里去。姜恬希望在这个冬天,他的治下,不要出现冻死人的情况。
不要以为这很简单,即使是在经济最发达的宋朝和明朝,最低层的老百姓,冬天被冻死也是常有的事。没有片瓦遮头,只能卖身为奴,或者寄身于别人家柴堆里、马厩里的情况比比皆是。
姜恬就是要做到让幽州今年冬天没有人冻死。孤苦无依的人,姜恬的队伍会把他们收拢到一起,安排他们搓羊毛线、修路、挖水渠……
反正姜恬的粮食有得是,能够保证这些人饿不着。不敢说能让他们住得有多好,但不会让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姜恬为什么让手下人可以结婚生子,而自己却这几年一直不近女色?
不是他不想,是他很清楚,没有民脂民膏,细米白面是养不出来美女的。每天都要放牛赶羊、挤奶割草、揉皮搓毛的十四部落联盟当中,是不可能出现皮肤细嫩白皙的美女的,她们的手满是老茧,所以才能和男人一样骑马射箭。
同样,每天都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忍饥挨饿的普通农家,也不会出现传说中的西施貂蝉那样的美女。她们只会面黄肌瘦,不会面色红润,体态丰腴。
而在江边海边,每天都要被太阳曝晒,甚至还要脱光了衣服和男人们一起拉纤的女人们,也不会很漂亮。
姜恬是来自盛世的,是见过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珠玉在前,他又怎么会瞧得上现在身边的这些呢?
即使再是饥渴,姜恬在这方面也是很挑食的。在这个世道能够入他的眼的,恐怕也只能是从小就衣食无忧的那些出身的了。
那些家的女子,姜恬暂时还没有见过,但早晚能够见到,他并不着急。
至于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国家能不能传给他的子嗣,他倒不是很在意。一家一姓的天下,早晚会腐朽会烂掉,他还是想引进一下竞争机制。
(一百三十五)调整战略
姜恬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历史书当中总有灭了别人的国家把人家皇帝或者大臣的妻女收入房中。当时还在想难道他们就不怕这些女人报复?现在才知道,只有这些从小锦衣玉食养大的女人才会是肤如凝脂,唇红齿白的美女。
这样的乱世,两极分化严重到极致。可不是后世那种相差一分两分,而是一种叫人,一种只能称呼为人的区别。底层可以和猪狗牛羊同吃同住的“人”,又怎么可能出落到倾国倾城的地步?一年不洗澡和天天洗澡的区别一目了然。
当身在其中的时候才会发现,当初读书的时候以为的那些昏君和奸臣明明有很多选择,他们却为什么总做出那个最糟糕的选择。
现在才算是身有感触,当初自己以为的多项选择,实际情况却是可能只有历史书上写的那一种选择。几千年之后的你,未必就比几千年之前的你聪明到哪里去。相差的,只不过是所处的环境罢了。人心不会变,因为人性不会变,想要改变他们,就要教化。
教,就是要用忠孝悌忍礼义廉耻来让他们知道人和野兽的区别。化,则是用武力让那些不愿意改变的人,主动去改变。
教字当中有“文”,化字当中可是有“刀”!老祖宗创造的每一个文字,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对于姜恬的做法,慕容麟也很是不理解。以他读《春秋》《左传》《史记》等书得来的想法是,但凡有统一天下这个想法的人,都要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即使是假装也要装一下。那样才会让天下的有才之士、有识之士纷纷前来投效,为他将来统一天下打好基础。
可这些姜恬都没做。甚至其他君主做的与世家大族、门阀豪强交好,让他们帮助自己打天下、稳定天下的做法姜恬也是反其道而行。就像这次借那些官兵的手,把世家门阀、富户豪强都变成了普通老百姓。
在他的概念中,这不是一个有心一统天下的君主应该做的。
可他却很喜欢姜恬的一些做法。比如让老百姓过的更像人,让各民族抛弃隔阂像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还有就是,姜恬打仗太另类。别人拼死拼活才能打下来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