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万人敌
大燕平北将军慕舆泥,拍马杀到大秦镇军将军邓羌面前,手中长矛一抖,直奔邓羌哽嗓咽喉而来。
邓羌等到慕舆泥的长矛距离自己只有半尺远,再也不会变换招式的时候,手中长枪向慕舆泥的长矛上一磕,把慕舆泥的长矛就磕了开去。紧跟着长枪顺势向前一递,就刺向了慕舆泥的右臂。
慕舆泥在马上向左一斜身,勉强躲过邓羌的这一枪。刚才邓羌只是用长枪向外磕了一下慕舆泥的长矛。慕舆泥就知道,邓羌的力气比自己大得多,再交手兵器相碰的时候自己可要注意。
两人的战马刚刚错开,范阳王慕容德就拍马杀到了。范阳王慕容德的武器与其他燕军将领的稍有不同。
军队中的武器,多数都是制式武器,方便损坏时能够及时替换。军官将领和士兵的区别不大。
燕国已经不是刚刚起家时的部落武装,那时候需要所有的参战人员自己装备马匹和武器,所以战马和武器都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现在的燕国经过多年的征战,已经建国立号,掠夺了大量的兵器马匹,所以他们的精锐部队,武器都是统一生产和配置的长矛和钢刀。长矛前端较长,两边开刃,能够有效的阻挡和杀伤敌军的骑兵。而战马匹在身高和体长上也有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战马只能作为拉车的挽马和负重的驮马。
范阳王慕容德因为从小好武,力气又比其他的兄弟大,军队中制式的长矛他觉得轻,所以自己把长矛的矛头加大加重了。
他的长矛矛头更像是一把又宽又大的宝剑,可以刺也可以劈砍。
慕容德冲到近前之时,邓羌刚和慕舆泥两匹战马错开。慕容德也不说话,举起手中长矛就向邓羌照头劈了下来。
邓羌原本还想像刚才生擒活捉慕舆长卿一样,把平北将军慕舆泥也捉了。就是因为看到慕容德冲到了面前,才放过了错身而去的慕舆泥。这时见慕容德人借马力,像大刀一样的长矛向着自己的面门劈了下来,急忙横举手中长枪,向上相迎。
邓羌手中的长枪也是自己打造的,通体都是精铁打造,所以才敢这样横架敌将的武器。如果是制式的长枪,枪杆多是木制,这样横枪相迎敌将的武器,可能连长枪带自己都会被劈成两半。
邓羌横枪上架,和范阳王慕容德下劈的长矛就碰了个结结实实。只听“嘡”的一声脆响,震得邓羌和慕容德的耳朵嗡嗡直响。慕容德被震得向后一仰,差点从马上摔下去。力气这样大的对手,他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
就在两人兵器刚刚分开之时,已经转回身的慕舆泥从背后向着邓羌就是一矛分心刺来。慕舆泥和慕容德双战一个邓羌,在单打独斗的对决当中已经很丢脸了,现在他还要偷袭就更是过分。
燕军一方还没什么,秦军那边就有人骂了出来。“不要脸”,“将军小心”,“燕人奸滑”“背后伤人”等话同时传来。
邓羌听到了来自身后的马蹄声,这时听到本阵当中传来的声音,知道刚才与自己交手的那名燕军将领从背后向自己下手了。
他横架震退了慕容德之后,身体向战马上一趴,手中长枪顺势从战马左侧,由下往上,向着身后的慕舆泥刺来。
慕舆泥原本以为能够得手的偷袭,因为邓羌趴在了马背上而刺空了。而邓羌由下而上的反身这一枪,刺向的是他胯下战马的前胸。他的马在疾速向前,已经是躲不开了。
情急之下,慕舆泥一拉战马的缰绳,让战马将将躲过了这致命的一枪。他的战马是躲过去了,可邓羌长枪的去势和他胯下战马的前冲之势都没有减弱。
邓羌的长枪贴着慕舆泥战马的脖子就向他的面门刺来。慕舆泥身体急向后仰,想要躲过这角度刁钻的一枪。
算他运气好,长枪高了一点,没有刺中他,却把他的头盔给刺掉了。
这时候的人都是留着长发,在头顶盘成发髻再用一根簪子别住。而武将需要带头盔,就没法别簪子,只能把长发盘成丸子头,用自己的头发或者绳结系住。可在打斗的剧烈运动下,这样的丸子头很快就会散开。
慕舆泥的头盔一掉,头发也很快就在战马的奔跑下披散了下来,遮住了眼睛,很影响他接下来的战斗。没办法慕舆泥只好拔转马头,向本方阵营的侧面跑去。
两军对垒,在战阵当中交战的双方,不管是谁,战败之后都不会直接按照最近的路线跑回本阵。因为阵式已经摆好,所有参战的士兵都按照平时训练的位置站得好好的。
此时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