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突然强插进来,就会打乱阵列,给自己一方的阵列造成混乱。要是敌军趁此机会冲杀上来,自己的军阵就很被动,容易被敌军一冲而破。
所以这个时候不管你是多大的将军,只要敢向本阵冲来,都会被自己人射杀在两军阵前。慕舆泥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只能横着从阵前跑过,从侧面再绕回他刚才出阵的位置。
如果这个时候和敌将衔尾追杀,在阵前的弓弩手也会把尾随而来的敌将射杀在当场,最差也能阻止他对自己一方人员的追杀。
慕舆泥败退而走,邓羌却没有追赶。他面前还有已经缓过气来的范阳王慕容德。慕容德见慕舆泥跑了,他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举起手中长矛再次向邓羌刺去。这时候的慕容德可没有了第一击的刚猛和决心。
邓羌磕开了慕容德的长矛,在两匹战马错身的时候,他又要伸手去捉慕容德。这时候就见一支羽箭直奔他的面门射来。邓羌把头一歪,避开了这支冷箭,却也失去了活捉范阳王慕容德的机会。
射出冷箭的是大燕中军将军慕舆虔,他是敢于在两军阵前放冷箭的少数几人之一。见自己射出的箭没能射中邓羌,慕舆虔拍马出阵,向邓羌杀来。他知道慕容德一个人不是邓羌的对手,如果不及时相救,慕容德恐怕凶多吉少。
(一百六十四)以一敌四
和慕舆虔同时拍马出阵的还有一人,他就是平北将军慕舆泥部下的偏将军万俟仁。
万俟仁领军的能力也许不强,但他对慕舆泥的忠心是没得说的。见慕舆泥被邓羌刺掉了头盔,败下阵来,他立刻拍马出阵,想要替慕舆泥挡上一挡,给慕舆泥争取一些逃生的时间。
两人同时拍马出阵,向着邓羌就冲了过来。
邓羌在燕军三名将军的围攻之下,毫无惧色,手中长枪左挑右刺,每一下都差一点就让对手见红。
等大燕三位将军都和邓羌碰过一下之后,再也不敢和他硬碰,都怕下一次自己再也接不住。
就这样,三人把邓羌围在当中,看着像是邓羌无路可逃,实际上却是他们三人都离邓羌远远的。邓羌想进攻任何一人,那人都会向一边躲避,而另外两人从侧后方向邓羌进攻,延缓邓羌的攻势。
邓羌也看出来了他们三人的用意,一个是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让自己急躁;一个是偷袭。他既然明白,当然也想到了破解之法。
只见邓羌挺枪刺向前方的慕舆虔,慕容德在后方,万俟仁在右侧,同时向邓羌刺出了手中的长矛。邓羌知道前方的慕舆虔此时肯定会避开他的进攻,所以他刺出的枪也是虚招。
邓羌双腿一夹自己胯下的战马,左腿的力气比右腿大了一些。战马明白邓羌的意思,向右前方窜了出去。这一下,邓羌不仅避开了后方慕容德的进攻,也甩开了前方的慕舆虔,暂时和万俟仁形成了一对一的局面。
邓羌手中长枪一抖,长枪的枪头一颤,一团枪尖就向万俟仁刺去。这金鸡乱点头的招式看起来容易,真正能够用出来的却是不多。
万俟仁分不清邓羌到底要刺向自己哪里,只好把手中长矛斜起来横扫,想要把邓羌的长枪撞开。可他忘记了邓羌的力量比他大得多,这一下他的长矛的确是撞上了邓羌的长枪,但是因为力量不够在,没有撞开多远,邓羌的长枪贴着万俟仁的右肋,划开了他的盔甲。
万俟仁感觉右肋一凉,不知道伤得有多重。正在他愣神的工夫,邓羌长枪交于左手,右手向着万俟仁就伸了过来。如果让邓羌抓住,万俟仁就会和之前的慕舆长卿一个下场,被邓羌生擒活捉。甚至更惨,在邓羌的亲兵无法上前捆绑万俟仁的情况下,邓羌也有可能直接杀死他。
就在万俟仁要遭到邓羌毒手的时候,已经重新盘好了头发,戴了一顶新头盔的平北将军慕舆泥又杀入了战团。他大喝了一声:“吃我一招!”吸引开了邓羌的注意,万俟仁这才躲过了这一劫。
等离邓羌远了一点,万俟仁摸了摸盔甲破损处的右肋,发现只是盔甲破了,自己并没有受伤。于是也没有退回本阵,而是重新加入战团。所慕容德、慕舆虔、慕舆泥四人同时大战邓羌。
四人都知道不能与邓羌兵器相碰,所以把邓羌围绕在当中,他们四匹马,走马灯似的绕着邓羌跑,只在背后和两侧时才敢偷袭。
邓羌怎么能够让他们如愿,只见他冲向刚才被他刺破了盔甲的万俟仁直冲过去,完全无视背后和两侧的攻击。
由于几匹战马的位置不同,如果邓羌真的盯着万俟仁下杀手,另外三个人是来不及相救的,他们最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