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被敏感多疑又心思缜密的王猛察觉到。
要是那样,等待他们的结果就显而易见。姑臧侯樊世和国舅强德就是前车之鉴。
更要命的是,白天镇军将军邓羌以一己之力,差点就把二十万燕军给击退。这种万军辟易的豪横霸气,把姚苌吓坏了。
现在姚苌对投诚燕军这个举动是后悔不已。他的这一万兵马,邓羌一个人跃马挺枪就能给杀得四散奔逃。
怎么办,人质已经在燕军手中,这个时候想反悔,那人质就肯定回不来了。杨明家的是嫡长子,姚苌的是亲弟弟,哪一个都舍不得啊。
不反悔,继续想办法在长安城寻找可以合作的官员做内应?苻坚、王猛、邓羌、慕容垂、李威,这几个人能够把长安城内管理的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真要是自己这边露出了马脚,那可就不是区区一个嫡长子和一个亲弟弟的损失了。搞不好就是九族尽灭的结局。
杨明和姚苌这个时候真的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读书更多的杨明主意多,他让前来送信的家人回去和大燕太师上庸王慕容评说:“王猛是苻坚的智囊,邓羌是苻坚爪牙。有这二人做苻坚的左膀右臂,长安城难以攻破,希望太师想办法除去邓羌,那样我们这三万兵马才能发挥作用!”
(一百六十七)排兵布阵
杨明和姚苌这明显的推托之辞,慕容评听了却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有邓羌这个猛将在,换作是他慕容评,也不敢轻举妄动。
既然已经开战,那就接着打吧。不把邓羌打掉的士气打回来,接下来只会越来越难。
既然决定要强攻长安,慕容评反而变得没有刚才那么烦躁了。自己这边有优势兵力,安城内的苻坚王猛邓羌等人只要不是闭门不出,拼消耗也拼赢他们了。
第二天,慕容评叫来平北将军慕舆泥,让他率领他的三万骑兵出营去长安城下向秦军挑战。
范阳王慕容德和中军将军慕舆虔都有伤在身,不能让他们上阵。而营盘距离长安城有十里远,再加上邓羌昨天凭借个人就差点对慕容评来了个斩将夺旗,慕容评不会再给邓羌第二次机会,他既不会让步兵出营步行十里去打仗,也不会冒着全军溃败的风险亲自到两边阵前。
所以现在能够派出去的,最好的人选也就是平北将军慕舆泥。慕舆泥在和薨世的太原王慕容恪相处的最后那段时间里,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再也不是以前的一勇之夫,他能够根据两军交战的实际情况临场指挥。而他的部下全是骑兵,万一打输了,退回来跑得也快,秦军追击不容易。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慕容泥接了军令,等部下人马吃过战饭之后,就集结队伍,向长安城进发。
秦军昨天旗开得胜,长安城上下欢声鼓舞,一扫三个月来的阴霾。而镇军将军邓羌的勇武形象更是让长安城里所有的军民口口相传,都说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之主刘备帐下的大将赵云转世,不仅枪法出神,而且浑身都是胆。
这时听得燕军来到长安城下叫阵,苻坚带领一众将领来到长安城头登高远望。
眼见五里之外,黑压压的全是骑兵,少说也有几万骑。隐隐的形成一道弯月,面向的长安城。
邓羌昨天展示了威风,苻坚当然不想今天就坠了秦军的风头,转身看向邓羌。
邓羌明白苻坚的想法,当下说道:“请陛下稍待,吾这就去教慕容家小儿知道,什么叫排兵布阵!”
转身下了城头,邓羌点起了一支人马,浩浩荡荡的就出了长安城。
邓羌的这支人马,一万人,八千步兵,两千骑兵。两千刀牌手居于队前,六千弓弩手在中间和两翼,两千骑兵居后。出了长安城后,向前走了两里路,把阵式摆开,与燕军相隔三里的距离对峙。
慕舆泥见秦军摆出了步兵为主的阵式,而且只有一万左右的人马,心中微微有些怒气。
“秦军也太小瞧人了!”不过看领军的主将大纛是邓羌的旗号,也觉得秦军这样嚣张有些道理。不打败邓羌,就只能任由秦军嚣张。
燕军起家于草原,游牧民族善用骑兵,所以燕军士兵基本上都是锣圈腿,那就是长期骑马导致的结果。虽然战马都配备了木制的单边马蹬,但那只是方便上马用的,一旦战马跑起来,想要坐得稳,就只能用两条腿紧紧的夹住战马的肚子。
时间一长,就形成了锣圈腿。平地走路看着不好看,可一上了战马就知道有多实用。
只有将军级的人才会给自己配备上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