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六)左右为难
大燕太师上庸王慕容评向孙赫孙千秋询问了一些乌丸张骥的情况,又夸赞了孙赫两句,赏了一些财帛,就让范阳王慕容德带着孙赫下去了。
孙赫孙千秋跟随范阳王慕容德离开主将慕容评的中军大帐之后。就要把慕容评赏赐的财帛转赠给范阳王慕容德,说是让慕容德买些伤药补品,好快点养好伤。
范阳王慕容德可不是长乡侯慕容宇,他虽然也喜欢聚敛钱财,但他更喜欢收罗人才。孙赫孙千秋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先前只率领一支百人队就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拿下了淦口陉,今天又两次射箭挡住了秦国的万人敌镇军将军邓羌,提前制止了燕军一溃千里的败局。
这样的人才慕容德不仅不会收他的财物,反而还要奖励财物给他,就是想要让孙赫成为他忠实的部下。之前提拔了孙赫和他的那支百人队进入了自己的亲兵卫队。这一次立下如此大功,当然还要提拔,好让孙赫知道,他慕容德是一个有功必赏的主公。
孙赫见慕容德很是高兴,就借机向慕容德提议赶紧向国中请求增援,仅靠现在的二十万大军想要攻下长安,不太现实。
孙赫像是毫无保留的与慕容德说着心里话。他说别看现在燕军二十万人马兵临长安城下,表面上好像是占尽了优势。可是之前王猛招募的新军和燕国的精锐拼了个几乎旗鼓相当的战损比。现在长安城中守军还有不少,而长安城下的秦军也有几万。
如果燕军不能快速的攻下长安,时间一长,秦国的各处援兵赶到,燕军的兵力就会变成劣势。到了那时候,如果粮草再跟不上供应,那燕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从孙赫孙千秋的角度讲,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慕容德也只会以为孙赫是真的在诚心实意为他、为燕军着想。而长安城下的华阴杨氏的宗族兵和姚苌的羌兵是燕军的助力这种机密,肯定不能说给孙赫这种小兵知道。
可即使从慕容德掌握的信息来看,燕军劳师远征又孤军深入,的确犯了很多兵家大忌。现在长安城虽然就在眼前,但邓羌勇猛无比,苻坚又坐镇长安稳定军心。秦国其他地方要是再有些援兵赶到,燕军的处境的确不是太妙。
既然觉得孙赫说得有道理,那慕容德晚些时候肯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和一军主将,皇叔慕容评说一下。提前多做一些准备,总不算错。
而慕容德和孙赫能想到的问题,老于兵事的慕容评又怎么会想不到。等慕容德带领孙赫出了中军大帐之后,他就吩咐手下去把杨方和姚硕德带来见他。
杨方,是华阴杨家家主杨明的嫡长子;姚硕德是羌人领袖姚苌的同父同母弟弟。当初杨明和姚苌向燕国投诚的时候,把这两个人留在燕军当中当作了人质。
作为人质的员,一般都是嫡长子。可因为姚苌作为一族领袖,三十多岁了竟然没有儿子,所以只能把他同父同母的弟弟当作了人质。
等这两个人被带到慕容评的中军大帐,慕容评也没有对他们恶语相向,只是让他们两人分别给杨明和姚苌写一封家书。家书的内容也很简单,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家长里短和问候身体,关于燕军和秦军当前的形势也提上那么几句,一点不提,反而太显假了。
可重要的内容慕容评又怎么会让他们写在书信当中,真要是被秦军给拦截了,那不就暴露了两人的内应身份?真正需要问明白的情况,是要让两个人选出来的送信人,记在心里的。
分别让两人从跟随他们留在燕军当中的随从当中选出了一个精明的人,让他们去给杨明和姚苌送信。慕容评要杨明和姚苌给他一个明确的打开长安城门的时间。
杨明和姚苌接到慕容评让家人带来的口信之后,一下子真是头大如斗。
当初他们向燕军投诚的时候,是以为苻坚已经死了,长安城里能够制造麻烦的也就是尚书左仆射、大将军王猛,冠军将军慕容垂和护军将军李威三个人。
而这三个人当中,王猛和李威都需要苟太后的支持才能够指挥军队和号令文武百官。慕容垂更是特殊,他需要同时得到这三个人的信任才能尽展其才。
有了这些能够制约他们的因素,杨明和姚苌就可以见缝插针的挑拨离间,进而分化瓦解他们。
可万万没想到,大秦天王苻坚在这个时候回到了长安。有他做镇长安,王猛、李威、慕容垂就完全恢复到了当初威吓百官,言出法随的状态了。
这个时候,别说挑拨分化长安城中的秦国官员,他们只要露出一点这方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