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世家大族
想来想去,杨明想到了一个借口。
燕军虽然没有把长安团团围住,可每天都有燕军骑兵围绕着长安城巡视游动,目的就是切断长安城当中的供给。主要是粮食,其他的财帛盐等只要是进入长安城的物资也是一概拦截。
这些物资都是听说大秦天王苻坚回到了长安城之后,左冯翊右扶风这两处的世家大族偷偷往长安城当中运送的。
目前除了第一次成功了,让长安城知道了在左冯翊右扶风两处还有忠于秦国朝廷的人,后几次就都被燕军拦截了,再也没能运送成功。
而那些世家大族在苻坚那里留了名号之后,也就以燕军拦截运输道路为理由再也不向长安城当中运送补给了,而是让长安城派兵去他们那里自取。
到了现如今,长安城当中的所有物资,依然在实行配给制,连水都是。能够提供水源的只有城中那几口井,其他的水源都被燕军切断了。
燕军的意图很明显,就算我们攻不下长安城,困也要把苻坚困死。
杨明的主意就是自告奋勇,请命去左冯翊右扶风两处,向长安城押运粮草。
最终能不能运来粮草物资是一回事,只要苻坚同意,杨明就有权力带领部下离开长安城下这个燕军和秦军两军交战的生死线。
苻坚那么聪明的人,又有王猛提醒,怎么会看不出杨明这避祸的意图,但他却也没有办法点破。
因为如果杨明姚苌驻扎在长安城下,为他守护长安城,那苻坚是要给他们俩的部下提供粮草吃食的,不可能白用人家啊。
但现在长安城当中粮草最金贵,能不给杨明姚苌这三万多人提供,就能够让长安城当中多了三万多人的吃食。
所以最后苻坚还是同意了杨明姚苌的请命,条件就是,今后他们的粮饷自筹。
自筹就自筹,杨明姚苌并不在意苻坚给的这口吃的。在苻坚看不见的地方,他们甚至可以带着部下去燕军大营那里吃饭,只要苻坚没有证据,对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真要想拿他们在长安城当中的家人出气,那苻坚可要想清楚,这可能会伤了所有仍然在观望的世家大族的心的做法,值不值得冒险去做。
淮南公苻幼为什么要联合匈奴人对苻坚下手?晋公苻柳、魏公苻廋为什么打开大门迎燕军?不就是之前他苻坚和王猛做的太过了吗!
如今要是不能对他们杨家做到千金市马骨,那就会有更多的世家大族投向燕军。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连日来让杨明愁眉不展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什么叫世家大族?世家大族就是无论谁当皇帝,他们都能够稳居高位,想要把他们推倒,皇帝就要先摸摸自己的位置结不结实。
没办法,谁让他们投胎投得好!在汉武帝以前,任命官员采用的是“世官制”。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是世袭,爷爷、父亲、你、儿子、孙子……
这样就避免不了产生很多不食人间烟火的傻子也能够当官,因为他们投胎投得好,天生就享有别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各种优势。而他们根本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为了避免出现满朝文武大臣都是傻子的可怜局面,汉武帝实行了察举制。察举制就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且推荐给上级和皇帝,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的制度。
这种制度漏洞依然很大,因为所谓的人才,尤其是可以做官的人才,最低的标准是要识字。可在这个知识可以垄断的大环境里,能够识字的人,又怎么离开世世代代有官职护身的世家大族呢?选来选去,还得在他们世家大族的子弟里面选人去当官,只是筛掉了傻子罢了。
就这样,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世家大族们早就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想要做皇帝,就要得到他们世家大族的帮助,没有他们世家大族的帮助,即使你当了皇帝,也会被推翻。
皇帝可以更换,可他们世家大族通过互相联姻,牢牢掌握中下层的各种资源,总能够取得天下比皇帝还要多的最大利益。
反正他们无论与谁为敌,丢命掉脑袋的几率还是很低的。名号一报出来,大多数人都要客客气气。因为需要他们帮助稳定地方,提供粮草军资和劳力。
死的最多的不过是他们治下的作为劳力的民伕和私兵。那些目不识丁的庶民,在他们眼里与马牛羊猪狗无异,死了就死了,没什么大不了,最多可惜一点,少了为他们服务的劳力。
越想越是得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