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节省些食用”一类的话,让姚苌感觉是在吃嗟来之食。
但他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兵力不足以与那些世家大族抗衡,财力和物力更是难以匹敌,为了自家士兵不至于饿肚子,姚苌也只能对着这些世家大族的人陪起笑脸。
今天这个前来送粮草的冯翊孙家的人却是一反常态,送过粮草之后,没有讥讽一番,却拉着姚苌问起了姚苌的家事。
“听闻将军虽已娶妻,却尚未有一男半女。我家族长前日见将军仪表堂堂,就起了爱才之心,有意将我家小姐许给将军,不知将军肯否?”
这从天而降的大饼砸到了脑袋上,把姚苌砸得一阵眩晕,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才好。
“某家已娶族中长老虵家女子为妻,不能休妻另娶。贵家小姐出身高门,如果嫁给某家作为妾氏,实在是对她不住。还请回禀贵家族长,不是某家不愿意,实在是某高攀不起!”
姚苌搜刮着肚子里的高雅词语,想要在既不得罪人,又能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的情况下,让对方听明白自己的意思。
(二百一十四)自作聪明
冯翊孙氏既然想要拉拢姚苌,当然不会派一个拙嘴笨腮的人物来。而且这个说客在来之前肯定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授权和指点。
所以当姚苌涨红着脸,想着一切他能够想得出来的词语“婉言谢绝”的时候。
这名说客给了姚苌无法拒绝的理由。
“既然将军已有正妻,而且为了将军族中的安稳,正妻又不能休。即便我家族长再有爱才之心,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嫡女给将军作妾。”
见姚苌的脸上并不是坚决不肯接受的意思,说客也是个精明之人,知道怎么给双方找个可以接受的台阶。
“不如我家小姐嫁与将军做个平妻。这样一来,将军既不用休妻,我家小姐也不用做妾。将军觉得如何?”
姚苌当然想和世家大族联姻。他就是因为没有财力物力的支持,所以才地位尴尬。如果和世家大族联姻了,他自己有人力,世家大族再给他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他姚苌自信会成就一番事业。
但他已经娶了族中的虵氏女为正妻,虽然几年来没有生出个一男半女,可同为羌人,姚苌知道正妻不能休。
汉人的世家大族来和他这个一抓一大把的胡人联姻,他已经是烧高香了,还要人家的侯门千金给他做妾,他自己都说不出口。所以刚才绞尽脑汁才说出了那一番不太容易让人听得明白的话。
却没想到对面这个看起来并不是十分机灵的人,竟然能够那么容易就猜透了自己的心思。自己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够合理的成为世家大族的女婿。
现在问题解决了,平妻,平妻当然好。
见姚苌答应了,那个人和姚苌简单的定下了送亲的时间。并且和姚苌交待,现在是大战之时,一切从简,不大操大办了,过两天送粮来的时候,顺路就把小姐和嫁妆一起送过来。
姚苌虽然心有不甘,却也不好反驳。按姚苌的想法,他真的想要大操大办一下,好让其他的世家大族们以后不敢再小瞧于他。
可孙家既然这样说,可能就是有其他的原因在。在这个比较敏感的时间段,他姚苌还是暂时听人劝的好。反正从哪个方面来说,他又不吃亏。如果觉得事头不对,他还可以反悔。
几天之后,按照约定,孙家果然送来了孙家的小姐和大量的财物作为嫁妆。不过整个陪嫁队伍都是扮作了运粮队伍的模样,显然是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他们家把女儿嫁给了姚苌。
姚苌的部下把孙家送来的粮草运往粮仓。而孙家小姐则被姚苌事先按排好的丫鬟婆子带去了他自己准备好的新房。
这个时候,之前说媒的说客拉着姚苌的手,回到了姚苌的中军大帐,向姚苌说出了孙家族长带给他的话。
孙家族长认为,秦国已经灭了。现在关中苻家已经没有哪一个能够支撑起复秦大业,与其与燕国对抗,不如趁着打败燕国太师慕容评的余威,和燕国谈判,为自己家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而想要与燕国谈判,派出去的人就逃不出把守在华阴的姚苌的双眼。在姚苌的势力范围之内,派出去和燕国谈判的人,只能是从姚苌这里出去的。
孙家的陪嫁队伍当中,有孙家族长安排好的谈判人员。现在则需要姚苌点头,他们才能够以姚苌派出的斥候的身份去见燕国的太傅皇甫真。
无论是在旷野上纵马奔驰还是在黄河上冒着浮冰行船,都是那么的不合时宜,如果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