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禁城,御书房内,已经是三更天,崇祯皇帝依旧没睡,还在呕心沥血的批阅奏疏。
这段时间,崇祯过得很糟心,关外与建奴的决战,已经进行了大半年,洪承畴率领着大明精锐却没有进展。
这么多军队,消耗着钱粮,却不能击退建奴。
关内该死的流寇又死灰复燃,让崇祯有些心力交瘁。
这时崇祯又写了一封信,催促洪承畴要尽快决战,一举击败建奴,解救祖大寿。
在写完信后,崇祯又看见桌上一封奏疏,是河南巡抚李仙凤送来。
“又是河南!”崇祯现在看见河南的奏疏,就有些害怕,不过他还是拿起来观看。
崇祯只看了一眼,就皱起眉头,目光紧紧盯着奏疏上一句话,“贼陷密县,县令郑洞礼自焚死。贼号小石营,竖大旗曰:“除暴安民,均田减赋。””
崇祯看了这封奏疏,整个人开始变得狂躁不安,他不禁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走动,嘴里呢喃着,“除暴安良,均田减赋!均田减赋!”
石开这个口号比较普通,可在崇祯看来,却是晴天霹雳。
因为此前的流寇,都是四处流窜,为的只是打下一地,好好吃几天饭,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流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现在石开提出“均田减赋”,便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以及要实现的目标。
这说明这些贼寇,已经不在糊涂,开始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
这样的贼寇,如果成长起来,足以被崇祯当成心腹之患。
崇祯忽然停下脚步,对外喝道:“叫骆养性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