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稍安勿躁——!”
酒楼门前没有热闹成这样过,还有半个时辰到正午,来姜姜卤煮的客人成群结伴,而且今日等了许久,都不见姜姜卤煮开门,正嚷嚷着不停呢。
这时候姜力就带着大堂伙计们出来了。
本不是招摇的性子,但抵不过是个大喜的日子,姜力身着绛红的衣衫面带喜色高声道:“想必大家伙儿都听说了!”
“我们家妹夫中了敬书院招生考试的榜首,今日一直到现在才开门啊,是在准备为他在二层包厢设宴忙不过来,不过掌柜说了!今儿大家伙儿来酒楼吃饭的,一律二折!”
“好——!”
“我们街上寻常人家又出敬书院的书生啦!还是第一名!来来来我们也带着孩子去沾点光!来年一定也能考上!”
“沈玉家女婿呀,我记着这孩子!”
“姜家这可是找了个好女婿,这日后是祖坟都有光了,人家入赘过来有名分的!这不就是半个儿子吗?诶等等,这沈玉不是和姜大为……”
“这不重要不重要!二折二折啊,走走走进去说!”
反正街上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大多都是好话。
但一众包厢中就热闹了。
秦芒抱着姜成进了沈玉说话的那间屋子,是她娘家那边的人,也是和和气气地拉姜芸和今儿的主角裴良知说话。
大家在姜成满月宴上都是见过的。
现如今姜芸酒楼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十杏村猪场也有名气了,秦芒家走得近的亲戚住在乡下肯定是知道的,只是那时候秦芒和姜力也还在乡下。
众人想来也没有什么机会。
说巴结也好,说上赶着恭贺也罢。
沈玉和亲家母相处确实不错,秦芒的娘通透还说话好听,姜芸裴良知成亲那日,她都是带着几个儿子过来帮忙了的。
姜家和秦芒娘家,那都是逢年过节都要走动的。
现在姜力秦芒都在姜芸手下做事儿,都是一家人了,请过来一屋子亲戚撑撑场子也不错,在外人嘴里也是有好话说的,而且他们来的二十来个人都带了礼。
至少都提了一篮子鸡蛋。
姜芸就属于那种你对我好我也不会亏待你的姑娘,想着是嫂子的亲戚,当时沈玉说的时候她就同意了,让裴良知亲笔写了二十封请柬过去。
可是给足了面子。
这女儿夫家出了个敬书院的榜首,多少人羡慕着。
“阿良现在真是一表人才!”
“小源啊,你瞧瞧你裴姑父,那是你日后的榜样知不知道!”
“这真是不容易,现在孩子想要进敬书院,哪儿得只是勤奋读书啊,这若是比别人差了一点半点都不行,听说良知这回的卷子,比人家都难是吧!”
裴良知站在正中间,一席雨过天青色长袍,白玉色发带束起。
用沈玉的话来说,简直是比那京城的小公子还要好看,这眉眼生得俊朗,认真被姜芸拾掇一番,可谓是让一群长辈刮目相看。
但他确实不太会说话。
还好姜芸挽着他在众人中。
这边热火朝天地聊着,包厢外祥子却匆匆跑进来,和姜芸喘着气开口了:“当家的,刚才来了两位公子,我瞧着好像是傅家小公子,还带了一位朋友,我已经把他们安排在对面的包厢了!”
“行,我们现在过去。”姜芸对祥子的眼力劲儿十分满意。
两位,应当就是傅恒轩和雒齐了。
傅家也是城中响当当的官家,傅老先生担任水路码头上的河道总督一职,夔县南北每天的水路运输不计其数,都是傅家把关的。
而身后沈玉身边一大群人听着,又是感叹了。
谁不知道敬书院贵家公子多啊!
这还没正式进去呢,现在裴良知都交上傅家小公子了,也是个颇有名气的书生才子呢,这日后怕不是要一起科考的。
真是厉害。
沈玉是记得傅恒轩和雒齐的,连忙朝两人道:“行,这边我和芒姐儿在呢,下头后厨还有力哥儿,你们俩去招呼朋友就行!”
“是是是,你们年轻人也有要说的!”一旁秦芒的母亲也开口。
姜芸自然是带着裴良知走了。
一直到走廊上,姜芸也听到自家夫郎松了口气,她不禁扑哧一声笑出来,“怎么,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被夸还不开心啊!”
裴良知无奈地扬起嘴角,“只是有点不习惯。”